“擦星”的人

□尹小英

字数:1102 2025-09-10 版名:以爱育人 以文化人
  九月的风,裹着桂子的清甜,拂过校园里那排老樟树。新学期伊始,总会开始崭新的忙碌,但对教师而言,这忙碌里藏着年复一年的笃定。
  我的书房抽屉深处藏着一只铁皮盒子,里面没有珠宝,只有一沓泛黄的纸页。那是我40年前的小学作文本。纸已脆,墨已淡,但上面那一道道红色的笔迹,依然如火焰般灼热,如航道般清晰。那是我人生第一位“擦星人”——教语文的陈老师留下的痕迹。
  陈老师个子不高,说起话来温柔动听。批改作文时,她总爱将垂下的发丝拢到耳后,沉吟片刻再下笔。她说,每个孩子心里都藏着一颗星星,只是赶路急了,沾了些灰尘。她的工作,就是备好一块柔软的绒布,轻轻地、耐心地为我们擦拭。
  那时的我内向、怯懦,作文写得和流水账差不多。一次,我绞尽脑汁写父亲带我去钓鱼,通篇只有“鱼很大”“我很高兴”之类枯燥的描述。发还作文本时,我几乎不敢翻开看。预料中的红色圈叉没有出现,我在文末看见了一行清秀的小字:“老师仿佛看见了那日湖面的粼粼波光,听见了你们父子的笑声。若能写写等待鱼儿上钩时你的心跳声,以及父亲沉默的背影,这幅画就更活了。”
  我愣在那里,心脏像被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捏了一下。原来,我那些琐碎的快乐,在老师眼里竟也是一幅值得欣赏的“画”。她看见了!看见了我贫瘠文字背后那颗试图发光却不知所措的小星星。她不曾否定我那微弱的光芒,只是俯下身,为我指了一条更亮的路。
  自那以后,我开始学着观察生活。瞧母亲切菜时颈窝的细汗,观雨中蚂蚁搬运食物的艰难,看梧桐叶在风中打转的情形。我笨拙地记录下这些瞬间,陈老师总是用红笔在页边画下一朵朵小花,或是写下一句“观察得真仔细”。她的鼓励让我明白,平凡的生活里藏着无数值得书写的诗意。
  记得另一个女孩,因家贫而极度自卑,作文里也总是灰蒙蒙的天气。陈老师没有批改,只是在文后回了一段:“我窗台上的仙人掌开花了,鹅黄色的小花在夕阳里亮得像一枚勋章。生命总是出乎意料地坚强,老师愿你也能看见。”翌日,女孩的作文本里夹着一小朵晒干的仙人掌花。这种轻柔的“擦拭”,擦亮了一个孩子黯淡的世界。
  她的红笔不再只是修正错误的刻刀,还是点亮星光的火种。她擦去的是少年眼里的迷茫与自卑,是对文字与世界的热望。
  前些日子路过母校,我看见一位年轻老师正送学生出门。她微微俯身,认真听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诉说,目光柔和而专注。夕阳为她镀上一层金边,那身影倏然与记忆中的陈老师重合了。时光流转,一代代擦星人就这样俯身、倾听、擦拭,让每一颗星辰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轨道。
  陶行知曾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正的师者便是如此。他们以生命之火,点燃另一簇火;以灵魂之光,照亮另一束光。人间九月,清风拂过,天地间似乎又响起那沙沙的擦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