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绥德县张家砭镇中心小学 郝小宁

用爱与坚守点亮乡村教育

字数:1135 2025-09-10 版名:躬耕教坛 立德树人

郝小宁(右)和学生在一起

  在榆林市绥德县张家砭镇的青山绿水间,有一位默默耕耘的乡村教师——郝小宁,她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为乡村孩子铺就了一条求知之路。
  31年来,她和许多普通教师一样,从事着平凡的工作,虽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可回想起来,心里是坦荡和踏实的,因为她用爱心、耐心、细心浇灌着一棵棵幼苗茁壮成长。
  用耐心赢得天真无邪的童心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耐心教育、细心指导和家长的密切配合。郝小宁细心呵护着每一位学生,尤其是班里的学困生和单亲家庭的学生。小欣就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郝小宁刚开始接触这个孩子的时候,发现她上课容易走神,不善于表达,下课也不出去和同学玩,默默地坐在教室里,好像有什么心事。郝小宁心里着急,及时与小欣的家长联系并进行家访。原来在小欣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去世了,她的父亲为了维持生活,只能出去打工,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郝小宁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心呵护这名学生。于是,她上课鼓励小欣多发言,并及时夸奖她;下课和小欣促膝交流,遇到雨雪天,还会把小欣带回家吃饭、辅导作业。平时郝小宁会把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送给小欣,发现她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及时辅导。日复一日,小欣渐渐感受到老师的疼爱与呵护,性格变得活泼起来,不仅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郝小宁用持之以恒的呵护和无微不至的关爱,赢得了孩子天真无邪的童心。
   用言行影响茁壮成长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郝小宁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她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说脏话,她带头使用文明用语;无论严寒酷暑,她总是第一个进教室,在她的带动下,比她早到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迟到的现象越来越少;班级打扫卫生时她也总是带头干;要求学生注意班级卫生,她自己就从不乱扔杂物。这些做法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其他老师走过她的班级门口,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说:“哇!真干净啊!”家长们也纷纷夸奖,郝老师的这些举动让孩子们的言行举止有了很大改变,这将永远伴随他们成长。
   用钻研换取实实在在的成果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郝小宁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投身教育科学研究,论文《如何创设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之我见》等和课堂实录《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歌手大赛》先后荣获省市县级奖项;论文《数学课堂因“活”而精彩》《让“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绽放新活力》发表在《绥德教育》《榆林教育》上。她参与研究的市级课题《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策略的研究》、县级课题《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研究》已结题。
  对郝小宁来说,教书育人是她人生的选择,做一名优秀教师是她一生的追求。她将继续服务基层,用爱与坚守点亮乡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