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西瓜

□韩星海

字数:1419 2025-09-03 版名:文苑
  酷暑伏天,又大又圆的西瓜上市了。在一阵吆喝声中,卖瓜者一刀切下,西瓜裂开,露出红艳艳的沙瓤,惹得人忍不住停下脚步选购。
  一个成熟的好西瓜来之不易啊!吃着西瓜,我突然想起自己青少年时期一件关于西瓜的糗事来……
  20世纪70年代初,我生活在陕西宝鸡扶风县北塬偏僻又闭塞的乔山脚下的东韩村,那时只有八九岁。暑假的一天下午,我与村里四五个伙伴相约去田地里给猪、羊打野草。
  我们提着拌笼来到村外一处高坡地塄边,上游处是邻村一大片西瓜园,老远就能看见瓜棚草庵和满地成熟的西瓜。
  “淮童少解事,醉拾西瓜擘。”伙伴金狗说:“今年咱村没种西瓜,我今天让你们尝个美,偷几个西瓜怎么样?”说完立刻安排起来,“兴儿(我的乳名),你身体不好,跑不动,我们去弄,你给咱站岗放哨。”说完之后,几个伙伴就迅速钻进了西瓜地。
  我一直观察着西瓜地里的风吹草动,目不转睛。
  突然,瓜庵里冲出两个壮汉,怒吼道:“我要打断你们贼娃的腿!”
  三个伙伴见势不妙,仓惶逃进了旁边的高粱地,壮汉一时找不到他们,但发现了我这个“望风者”,便气势汹汹地向我冲来。
  作贼心虚的我提着拌笼拼命逃跑,谁知竟被田间斗大的胡基块绊倒。我被抓住了。就在他们要用更粗暴的手段教训我时,在地里打胡基的人看见了我们,大声叫嚷起来:“不许打娃娃!”这些人中有我的父母,他们目睹了一切。
  我羞愧难当,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晚霞满天时,打胡基的人纷纷回家,有人在小声议论我们偷瓜之事。我挎着打满野草的拌笼,灰溜溜地走进家门。母亲一见我,气得满头冒汗,浑身发抖,抓起土墙上挂着的一节皮尺绳就要抽打我。
  父亲从大门外走进来,一把夺过皮尺绳,生气地说:“打骂能解决个啥问题!”
  母亲反驳道:“让他不学好,当贼啊!”
  父亲叹了口气,说:“他知错能改就对啦!”我没有想到的是,他手里还端着半块西瓜,是刚从村口卖瓜人那里买的。
  我怎么还有脸吃西瓜呢?母亲更是不解,气愤得转身就走。我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分明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来教育我,这比挨打更让我难受,也让我记忆深刻。我跑进屋里放声大哭起来。
  约莫一个星期后,那天上午,父老乡亲们在村旁的大沟坡为生产队挖地整田,我们一帮小孩子在沟渠畔放羊割草。沟坡路上突然来了三辆装着西瓜的架子车,由于路弯坡陡,他们先把两辆架子车停到沟底,几人合力把第一辆架子车推拉到坡顶去。
  不知是谁煽动:“娃娃伙,没人啦,快去偷瓜呀!”
  话音刚落,十多个没头没脑的小伙子就飞奔到沟底,从架子车上偷回了十几个西瓜,分别藏在背篓中和坡地草丛里。这次我没有同流合污。
  对面沟顶的瓜农发现有人偷瓜,急忙跑下来讨要。
  瓜农说:“你把这背篓里头的草倒出来让我们看看……”
  结果自然是人赃俱获。
  但仍有一些人固执地不愿归还西瓜。瓜农双目圆睁,眼看一场流血打架事件即将发生。
  “住手,不能打人!”原来是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父亲正和生产队长在这边检查社员们的劳动情况,看到如此情形,连忙上前制止。
  父亲站在沟坡地里,面向大家说:“不要吵了,不要打了,把刚才拿人家的西瓜还回去!这是经济作物,大人们要知道,不能让娃娃伙从小染上坏毛病。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会变坏,要教育他们走正道啊!”
  父亲把偷瓜说成了拿走,是为了给村民们留一点面子。不一会儿,十多个西瓜被还了回去。讨要西瓜的几人向父亲道了声谢。
  父亲说:“我应该向你们道歉,是我没有把村民教好,让你们受气了。娃娃伙没有管好,是我们家长的责任。”
  许多年过去了,那个场景我记忆犹新。那天,父亲给我和众人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