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谓”的裴老师

□李亚鹏

字数:1428 2025-09-03 版名:成长
  作为一名非师范专业的青年教师,最幸运的事,莫过于遇见一位愿意踏踏实实引领自己走入教坛的老教师。很幸运,我遇见了裴老师——我的领路人,我的好师父。
  那是2021年,经过层层选拔,我来到一所乡镇中心校担任数学教师。刚踏入校园时,我惶恐不安。我从未真正站在正规课堂的讲台上,也并非师范类专业毕业,对于学校的班级授课,我完全是零基础、零经验。那段时间,我时常辗转难眠:害怕教不好学生,害怕辜负家长与学校的期望,更害怕自己会后悔选择教师这一职业。
  第一次见到裴老师时,他正伏案批改作业。花白的寸发、陈旧的老花镜、布满皱纹的脸庞,嘴角微噙着笑意。见我敲门进来,裴老师立刻放下红笔,利落地起身与我握手,又热情地把我按在椅子上,一边倒热水,一边不住地嘘寒问暖。
  得知我内心的忐忑后,裴老师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说:“无所谓!尽力就好!”可我依旧眉头紧锁,难掩紧张焦虑。他见状,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安慰:“咱们男老师,得学会‘无所谓’嘛!大胆点!这样,我跟学校申请,来当你‘青蓝结对工程’的师父!”
  就这样,裴老师成了我的师父。相处久了我才发现,他确实是一位将“无所谓”精神贯彻到底的老教师。
  裴老师的课堂极少用课件:课前安排五分钟基础训练巩固知识点,随后按“复习旧知—引新内容—讲重难点—练习巩固—梳易错点—二次巩固—课堂总结”推进,整节课行云流水,师生专注,效果极佳。如今想来,他的课堂成功,正因摒弃了他眼中“无所谓”的东西。即便课堂有纪律杂音,他也持“无所谓”态度,得以全身心进入“教外无物”的心流状态,让课堂形成思维“洪流”。连起初开小差的学生,也会被氛围感染,跟上节奏专心学习。
  当然,裴老师也遇到过“教不会”的学生,但他从不会因学生暂时学不会而气馁。他曾特意叮嘱我:“面对学困生,更要学会‘无所谓’——别因为害怕教不好就退缩,也别太在意学生一时的‘得失’。放长远看,学生总会有进步的。”
  曾有人多次提醒裴老师,说他的课堂管理还有改进空间,白板课件的运用频率也太低。但裴老师从不在意,他私下里跟我说:“一堂好课,关键看老师有没有认真教知识,学生有没有真正学到东西。其他那些,如果对提高课堂效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没帮助,都是无所谓的!”顿了顿,他又感慨道:“你把注意力放在哪里,人生的花就会开在哪里。对无关紧要的事‘无所谓’,才能更专注于教学本身,享受教书带来的乐趣。”
  在裴老师的影响下,我也成了一名“无所谓”的青年教师。我不再被内心的担忧、不自信所困扰,而是明确了自己的“主线任务”——每天认真备课、上课、听课、批改作业,专注于当下,专注于课堂,专注于学生,也专注于个人成长。慢慢地,我少了一分浮躁,多了一分沉稳;我的课堂也渐渐像裴老师的一样,节奏紧凑、内容充实,像一个“知识磁场”,吸引着学生和我一起探索知识的奥秘。
  去年,裴老师退休了。在欢送仪式上,一位与他共事几十年的老同事说:“裴老师整天把‘无所谓’挂在嘴边,其实他心里‘大有所谓’——他早就把学生、课堂、教材深深装进了心里。”
  那天,裴老师的眼角泛着泪光,他向在场的同事们道歉:“我性子直,这几十年要是有得罪大家的地方,还请多包涵。”最后,他还不忘嘱托大家:“这小伙子(指我)还年轻,经验不足,课堂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可惜我不能再继续带他了,希望大家以后多帮帮他。”
  裴老师,真的谢谢您——在我这个青年教师最迷茫无助的时候,您伸出了援手。是您让我明白:做一名“无所谓”的教师,做一名无愧于学生的教师,专心走自己的路,潜心钻研教学,原来是这样幸福且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