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教育初心书写青春答卷
——记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太山庙小学教师代娟
字数:1499
2025-09-03
版名:新闻
□高由国
代娟是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太山庙小学的一名青年教师。身兼数学教师、班主任与教研组长,她在多重角色中坚守教育初心与使命,书写着亮丽的青春职业答卷,诠释了教育者的责任与热爱。
数学课堂的“魔法师”
肩负二年级两个班近百名学生的数学教学任务,代娟的教案本上永远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孩子们基础薄弱,得把知识点嚼碎了喂,还得让他们觉得‘香’。”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代娟不仅将教室布置成“小商店”,让孩子们用学具币模拟交易,还特意联系镇上的超市,带学生分组开展实践活动。当看到平时腼腆的留守儿童小宇,在收银员的指导下准确算出“3元5角买两袋饼干还剩多少钱”时眼里闪烁的光芒,她悄悄在备课本上写下:“实践是最好的课本。”讲解《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时,她提前一周发动学生收集牙膏盒、易拉罐、魔方、皮球等物品。课堂上,孩子们亲手拼接、滚动、堆叠,当有学生突然喊道“老师,圆柱躺着才能滚得远,正方体怎么推都走不远”时,代娟知道,抽象的几何概念已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代娟的数学课从不缺“意外惊喜”:用山间捡来的石子学加减法,借春分日的竹竿测影长理解比例,甚至把家里的旧台秤搬到教室讲解“千克与克”。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设计,让数学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数字,而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朋友”。抽象的数学知识在趣味互动中“活”了起来,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轻松突破了学习难点。
班级管理的“暖心人”
“代老师的口袋里像有魔法。”学生们常这样说。那里面装着创可贴、碘伏,偶尔还有颗水果糖。作为班主任,代娟的记事本里记着每个孩子的小细节:琪琪胆小怕黑,每天放学她都把琪琪悄悄送到巷口;辰辰的父母在外打工,生日时她特意送去蛋糕;小浩总忘带文具,讲桌抽屉里便时常为小浩备着铅笔和橡皮。
去年冬天,班里的小琴突然上课走神,作业本上的字迹也变得潦草。代娟放学后跟着她去家访,才发现这个平时爱笑的女孩,要帮奶奶照顾生病的弟弟,只能趴在床头写作业。第二天,代娟带着作业本来到小琴家,在昏黄的灯光下陪她学习,临走时留下一袋橘子:“有困难跟老师说,咱们一起扛。”后来小琴在作文里写道:“代老师的手很暖,像妈妈一样。”
在运动会上,代娟不仅是观众,还是“后勤部长”:给跑800米的孩子递温水,帮跳绳的孩子调整绳子长度,甚至跟着啦啦队一起喊加油,嗓子哑了好几天。“看着他们为班级荣誉拼尽全力的样子,我比自己得奖还开心。”她笑着说。那些一起在操场洒下的汗水、为胜利呐喊的声音、替同学擦拭的泪水,悄悄织就了班级最坚韧的纽带。
教研团队的“领航者”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作为数学备课组长,代娟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学校年轻教师多,她主动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抽屉里整齐码放着十几本听课本,每一页都写着详尽的评课建议:“这里可以加个小组竞赛,调动课堂气氛”“这个教具换成学生熟悉的玉米棒,可能更直观”。
去年,青年教师小张要准备市级公开课,代娟陪着她磨课七遍。从最初的教案框架,到课堂提问的语气,甚至板书的布局,代娟都一一推敲。最终,这节课获评市级优质课。小张感动地说:“没有您推着我,我根本走不到这儿。”教研活动期间,办公室里总挤满人,大家围着代娟讨论教学难题,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映出一群教育者并肩前行的身影。
“教育就像种庄稼,春播秋收急不得,唯有用心浇灌,才能等到花开。”代娟说。如今,在三尺讲台上,她仍在续写自己的教育故事,让每一份坚守都化作照亮孩子前路的星光。凭借这份执着与付出,她先后获得“丹江口市优秀班主任”“丹江口市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未来,她将继续以“四有”好老师为标杆,默默耕耘,让教育的微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代娟是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太山庙小学的一名青年教师。身兼数学教师、班主任与教研组长,她在多重角色中坚守教育初心与使命,书写着亮丽的青春职业答卷,诠释了教育者的责任与热爱。
数学课堂的“魔法师”
肩负二年级两个班近百名学生的数学教学任务,代娟的教案本上永远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孩子们基础薄弱,得把知识点嚼碎了喂,还得让他们觉得‘香’。”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代娟不仅将教室布置成“小商店”,让孩子们用学具币模拟交易,还特意联系镇上的超市,带学生分组开展实践活动。当看到平时腼腆的留守儿童小宇,在收银员的指导下准确算出“3元5角买两袋饼干还剩多少钱”时眼里闪烁的光芒,她悄悄在备课本上写下:“实践是最好的课本。”讲解《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时,她提前一周发动学生收集牙膏盒、易拉罐、魔方、皮球等物品。课堂上,孩子们亲手拼接、滚动、堆叠,当有学生突然喊道“老师,圆柱躺着才能滚得远,正方体怎么推都走不远”时,代娟知道,抽象的几何概念已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代娟的数学课从不缺“意外惊喜”:用山间捡来的石子学加减法,借春分日的竹竿测影长理解比例,甚至把家里的旧台秤搬到教室讲解“千克与克”。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设计,让数学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数字,而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朋友”。抽象的数学知识在趣味互动中“活”了起来,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轻松突破了学习难点。
班级管理的“暖心人”
“代老师的口袋里像有魔法。”学生们常这样说。那里面装着创可贴、碘伏,偶尔还有颗水果糖。作为班主任,代娟的记事本里记着每个孩子的小细节:琪琪胆小怕黑,每天放学她都把琪琪悄悄送到巷口;辰辰的父母在外打工,生日时她特意送去蛋糕;小浩总忘带文具,讲桌抽屉里便时常为小浩备着铅笔和橡皮。
去年冬天,班里的小琴突然上课走神,作业本上的字迹也变得潦草。代娟放学后跟着她去家访,才发现这个平时爱笑的女孩,要帮奶奶照顾生病的弟弟,只能趴在床头写作业。第二天,代娟带着作业本来到小琴家,在昏黄的灯光下陪她学习,临走时留下一袋橘子:“有困难跟老师说,咱们一起扛。”后来小琴在作文里写道:“代老师的手很暖,像妈妈一样。”
在运动会上,代娟不仅是观众,还是“后勤部长”:给跑800米的孩子递温水,帮跳绳的孩子调整绳子长度,甚至跟着啦啦队一起喊加油,嗓子哑了好几天。“看着他们为班级荣誉拼尽全力的样子,我比自己得奖还开心。”她笑着说。那些一起在操场洒下的汗水、为胜利呐喊的声音、替同学擦拭的泪水,悄悄织就了班级最坚韧的纽带。
教研团队的“领航者”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作为数学备课组长,代娟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学校年轻教师多,她主动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抽屉里整齐码放着十几本听课本,每一页都写着详尽的评课建议:“这里可以加个小组竞赛,调动课堂气氛”“这个教具换成学生熟悉的玉米棒,可能更直观”。
去年,青年教师小张要准备市级公开课,代娟陪着她磨课七遍。从最初的教案框架,到课堂提问的语气,甚至板书的布局,代娟都一一推敲。最终,这节课获评市级优质课。小张感动地说:“没有您推着我,我根本走不到这儿。”教研活动期间,办公室里总挤满人,大家围着代娟讨论教学难题,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映出一群教育者并肩前行的身影。
“教育就像种庄稼,春播秋收急不得,唯有用心浇灌,才能等到花开。”代娟说。如今,在三尺讲台上,她仍在续写自己的教育故事,让每一份坚守都化作照亮孩子前路的星光。凭借这份执着与付出,她先后获得“丹江口市优秀班主任”“丹江口市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未来,她将继续以“四有”好老师为标杆,默默耕耘,让教育的微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