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体育教学的安全保障
□李福军
字数:1459
2025-08-31
版名:教育理论
安全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以“健康第一”理念为指导,加强中小学体育安全教育研究,创设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必须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准备活动要充分
每节体育课开始前,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充分的准备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各项体育活动,避免一般伤害事故如扭伤、拉伤等的发生。运动项目不同,准备活动也有所不同。如练习急行跳远时,就必须特别加强下肢关节运动,如踝、膝等部位的活动。
二、确保场地器材的安全性
在上课前,体育教师要认真检查场地器材,如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如果课中出现场地器材安全问题,教师要立刻停止该项目的教学,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如果一堂课中有两个不同的教学活动,教师最好将活动安排在邻近的场地上。这样,体育教师能把全班学生纳于视线之中,以便随时掌握全班学生动态。
三、课堂组织工作要周密
1.投掷项目的教学。第一,无论是长投还是短投,原则上不安排迎面对投。第二,投掷时前后距离、左右间隔均应大一些,以免碰撞伤人。第三,严格纪律,明确信号。教师未发出捡球的信号(如手势、哨声、口令等),学生不得冲出去捡球。第四,学生用的投掷器材不可太重,超重会造成拉伤、脱臼等伤害事故,或使正确的技术动作变形。
2.跳跃的教学。第一,要把助跑道,尤其是踏跳区、起跳板上的浮沙、尘土等清扫干净,以免滑倒摔伤。第二,沙坑中的沙子要满、要松软,使用中要不断松沙坑,以免扭伤。第三,无论跳高还是跳远,必须做到前面的人离开沙坑,后面的人方可启动助跑。第四,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的过竿、落地方法,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3.跑的教学。第一,规定学生不穿塑料底鞋和皮鞋上课,以免滑倒摔伤。第二,要教会学生在自己的跑道上跑完全程,不能跑入他人跑道,以免碰撞摔倒受伤。第三,跑道终点线不能离墙、树木、双杠等固定物太近,以免学生跑到终点后缓冲不及撞上固定物,造成伤害事故。第四,障碍赛跑最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学生跨过、跳过的障碍物不宜过高,而且在跳箱前面应铺上体操垫子。第五,应在障碍赛跑之前给学生讲清楚易发生事故的地点,提醒学生注意,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四、培养学生小组长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小组长的组织能力,使他们成为体育教师组织教学的得力助手。如在练习跳远项目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做好踝、膝、腰、肩等部位的准备活动。在准备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组长督促本小组学生将准备活动做到位,逐步让小组长积累经验,培养他们的信心。同时,在课后由小组长在全组学生面前作小结。
五、留心体育课堂上的情况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要安排专门时间给学生讲解安全教育理论,时时刻刻想到学生的安全。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果学生出现身体不适的状况,往往就会造成安全事故。所以,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要观察学生是否有身体不适的现象,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六、强化法治观念,明确事故责任
体育教师要强化法治观念,积极学法用法,特别要学习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法律知识,明确学校和教师的安全保障义务,上课时给学生做好安全教育,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只有明确事故责任后,体育教师才能消除恐慌,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除了教给学生专业体育知识、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外,体育课重要的任务是贯穿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教育。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陕西省定边县定边中学)
一、准备活动要充分
每节体育课开始前,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充分的准备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各项体育活动,避免一般伤害事故如扭伤、拉伤等的发生。运动项目不同,准备活动也有所不同。如练习急行跳远时,就必须特别加强下肢关节运动,如踝、膝等部位的活动。
二、确保场地器材的安全性
在上课前,体育教师要认真检查场地器材,如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如果课中出现场地器材安全问题,教师要立刻停止该项目的教学,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如果一堂课中有两个不同的教学活动,教师最好将活动安排在邻近的场地上。这样,体育教师能把全班学生纳于视线之中,以便随时掌握全班学生动态。
三、课堂组织工作要周密
1.投掷项目的教学。第一,无论是长投还是短投,原则上不安排迎面对投。第二,投掷时前后距离、左右间隔均应大一些,以免碰撞伤人。第三,严格纪律,明确信号。教师未发出捡球的信号(如手势、哨声、口令等),学生不得冲出去捡球。第四,学生用的投掷器材不可太重,超重会造成拉伤、脱臼等伤害事故,或使正确的技术动作变形。
2.跳跃的教学。第一,要把助跑道,尤其是踏跳区、起跳板上的浮沙、尘土等清扫干净,以免滑倒摔伤。第二,沙坑中的沙子要满、要松软,使用中要不断松沙坑,以免扭伤。第三,无论跳高还是跳远,必须做到前面的人离开沙坑,后面的人方可启动助跑。第四,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的过竿、落地方法,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3.跑的教学。第一,规定学生不穿塑料底鞋和皮鞋上课,以免滑倒摔伤。第二,要教会学生在自己的跑道上跑完全程,不能跑入他人跑道,以免碰撞摔倒受伤。第三,跑道终点线不能离墙、树木、双杠等固定物太近,以免学生跑到终点后缓冲不及撞上固定物,造成伤害事故。第四,障碍赛跑最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学生跨过、跳过的障碍物不宜过高,而且在跳箱前面应铺上体操垫子。第五,应在障碍赛跑之前给学生讲清楚易发生事故的地点,提醒学生注意,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四、培养学生小组长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小组长的组织能力,使他们成为体育教师组织教学的得力助手。如在练习跳远项目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做好踝、膝、腰、肩等部位的准备活动。在准备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组长督促本小组学生将准备活动做到位,逐步让小组长积累经验,培养他们的信心。同时,在课后由小组长在全组学生面前作小结。
五、留心体育课堂上的情况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要安排专门时间给学生讲解安全教育理论,时时刻刻想到学生的安全。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果学生出现身体不适的状况,往往就会造成安全事故。所以,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要观察学生是否有身体不适的现象,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六、强化法治观念,明确事故责任
体育教师要强化法治观念,积极学法用法,特别要学习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法律知识,明确学校和教师的安全保障义务,上课时给学生做好安全教育,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只有明确事故责任后,体育教师才能消除恐慌,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除了教给学生专业体育知识、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外,体育课重要的任务是贯穿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教育。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陕西省定边县定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