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字数:651
2025-08-27
版名:新闻
本报讯(雷思佳)记者从福建省教育厅网站获悉,8月21日,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等十部门印发《福建省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明确实施新时代理想信念筑基行动、新时代师德师风铸魂行动、新时代专业素养提升行动、新时代管理改革增效行动等内容。
《措施》提出,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准入、招聘引进、职称评聘、导师遴选、评优奖励、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将师德师风和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落实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完善师德失范行为快速处置和报告机制。
《措施》强调,调整优化师范类专业布局结构,压缩师范教育专科层次培养规模,提高本科层次培养质量,加大研究生层次培养力度。同时,加大师范类专业研究生学位授权审核支持力度,统筹扩大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招生规模。成立全省基础教育学科联盟,促进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衔接。推进新时代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加大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育力度,确保小学、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1名以上骨干教师。
此外,《措施》还提出,优化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机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在核定的编制和岗位总量内,统筹调配各校编制和岗位数量,并向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深化“总校制”管理改革,立足学区内、集团内和城乡间,有序推进校长交流轮换、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按需轮岗。将每年9月定为弘扬教育家精神主题活动月,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师入职、晋升、荣休等活动,浸润传承教育家精神。
《措施》提出,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准入、招聘引进、职称评聘、导师遴选、评优奖励、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将师德师风和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落实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完善师德失范行为快速处置和报告机制。
《措施》强调,调整优化师范类专业布局结构,压缩师范教育专科层次培养规模,提高本科层次培养质量,加大研究生层次培养力度。同时,加大师范类专业研究生学位授权审核支持力度,统筹扩大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招生规模。成立全省基础教育学科联盟,促进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衔接。推进新时代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加大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育力度,确保小学、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1名以上骨干教师。
此外,《措施》还提出,优化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机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在核定的编制和岗位总量内,统筹调配各校编制和岗位数量,并向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深化“总校制”管理改革,立足学区内、集团内和城乡间,有序推进校长交流轮换、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按需轮岗。将每年9月定为弘扬教育家精神主题活动月,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师入职、晋升、荣休等活动,浸润传承教育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