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奖的力量

□康丹芸

字数:1409 2025-08-20 版名:成长
  初入职场的那个秋天,我满怀热情地踏入了这所高职院校的大门。当时的我以为,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心准备的教案,一定能在讲台上大放异彩。然而现实如同一盆冷水,迅速浇灭了我的热情。上第一节课时,就有七八位学生旷课,教室后排几个男生歪斜着身子打游戏,前排的女生塞着耳机刷视频,角落里还有几位学生枕着手臂酣睡。我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几乎无人响应,课堂氛围凝滞得令人窒息。
  接下来的几节课仍然如此,这让我不禁陷入自我怀疑:是教学方法有问题,还是课程内容太过枯燥?我修改了多次教学方案,但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面对学生的不配合,我感到既无奈又挫败,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一名教师。
  难道要放弃,任他们破罐子破摔吗?就在我迷茫困惑之际,一次偶然的理疗经历,为我打开了教学的新思路。
  那是一个周末,因长期伏案备课导致的颈椎问题让我不得不去看医生。给我针灸的大夫是位年近六旬的老中医。治疗一开始,我的肌肉老是放松不了,让大夫难以下针,但他没有不耐烦,而是一边指导我如何放松肌肉,一边不断给予我积极的反馈:“好,对,就是这样!”“悟性很高,没错,继续!”“太棒了,比一般人做得都好!”我忍不住问:“您怎么老夸我?”他笑眯眯地说:“夸你,你才会更放松、更配合啊。而且人一高兴气血就顺了,疗效自然就好。”果然,在老中医的接连夸奖下,我感觉病好了一大半。
  老中医的话使我豁然开朗。既然夸奖能让我更放松、更配合,那我的学生应该也是如此!回想起来,这些学生在求学路上经历了太多挫折,他们的不配合、不学习,很可能只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来掩饰自己的失落和自卑,他们内心深处其实也渴望被肯定、被认可、被表扬。
  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实行“肯定先行”的教育理念。首先,我改变了对学生的态度和言辞,不再苛责他们的不足,而是刻意寻找并放大他们的亮点。比如一份作业即使只完成了一半,我也会先赞美他认真的态度,再鼓励他完成剩余的部分。课间休息时,我会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在闲谈中自然而然地传递我对他们的肯定和期待。
  其次,我开始调整教学设计,融入“小步成功”的教学理念。将难度较大的内容分解为多个小任务,让学生能够频繁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完成一个小任务,我都会及时给予具体、真诚的夸奖。
  此外,我还在班级中创建了“进步之星”评选活动。每个月的最后一节课,我都会分享本月内我观察到的学生点滴进步和闪光之处。这不仅让他们意识到老师是真的在关注他们、肯定他们,也让他们相互见证彼此的成长。
  渐渐地,一些原本和我疏远的学生开始主动回答问题,甚至在课后找我咨询请教。到期末时,全班成绩有了明显提升,这更加坚定了我走这条“夸奖之路”的信心。
  这段经历让我深入思考: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却吝啬于表达对他们的欣赏。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和引导,不应该仅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注重学生自信心的重建和学习动力的激发。
  如今,我的教学理念已经从“如何让学生学”转变为“如何激发学生想学”。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我的学生,也重塑了我的教师身份。我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成长的引导者。每当看到原本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眼中重新燃起求知的火花,我都会想起那位老中医的话语。
  教师与医者,本就殊途同归,我们都是用自己的专业和温度,来治愈他人、点亮希望。而夸奖,正是我们手中温暖而有力的工具。在教育的道路上,每一次真诚的夸奖,都可能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道光,照亮他们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