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硬本领 爱心铸情怀

—— 记渭南师范学院教师陈西洁

字数:1439 2025-08-20 版名:教育家精神万里行

  □张晶
  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教师陈西洁扎根一线教育34年,用纯净无私的爱触动学生心灵,点燃梦想,放飞希望。她凭借温暖的爱心、坚定的信心和超常的耐心,书写着动人的教育者情怀。
  2016年,在学校普通话培训班上,陈西洁初识了来自陕北的姑娘丹丹(化名)。经过一个月的课堂加晚间强训,这个勤奋的女孩成功考取了普通话证书。2018年冬天,丹丹告诉陈西洁自己即将参加教师资格证面试,想报培训班。得知丹丹家境困难,陈西洁主动提出:“如果你愿意接受我的辅导,我们一起训练。”于是,从备课选题到教学设计,从重点把握到课堂表达的每一句话,陈西洁都悉心指点,帮助丹丹反复训练。丹丹逐渐从抓不住要点变得表达流畅自如,脸上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最终顺利通过了教师资格证考试。
  2019年,陈西洁带领五名学生备战比赛。那段日子,她白天在教室指导学生试讲,晚上回到家仍针对当天发现的问题,熬夜修改教学设计。丹丹在成长日记中写道:“陈老师每天比我们睡得晚、起得早,我们休息了,她还在灯下修改教案……有的时候真想抱抱她,喊一声‘陈妈妈’,让她歇一歇。老师如此辛勤毫无怨言,我们有什么资格喊累?唯有埋头苦干,未来才会感谢此刻拼搏努力的自己。”
  许多方言口音重的学生常因普通话考试而苦恼。为此,陈西洁潜心研究各地方言规律,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并坚持陪学生练习。为保障训练效果,她与学生约定每晚在操场练习。他们一圈圈绕着操场行走,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纠正了那些曾以为无法改变的方言口音。
  陈西洁每年都指导学生参加陕西省大学生经典诵读大赛。比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朗诵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的信念。在2015年陕西省“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陈西洁指导的节目“梦起东方”获得高校组一等奖,她本人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6年,体育系选送了四名藏族学生参加“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第一次训练时,一位姑娘怯生生地说:“老师,我们不行,普通话说不好。”陈西洁鼓励他们:“展现体育人的风采,展示你们独特的藏族风情!”她与孩子们亲切交流,引导他们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用自己的声音进行艺术再创造。
  无论是中文系还是其他院系的学生,无论是教师资格证面试、招教考试还是特岗考试,只要学生有需求,陈西洁都倾囊相授,耐心指导——尽管这并非她的教学任务。
  陈西洁曾负责教育部2017、2018年“国培计划”高中语文工作坊研修项目,承担陕西省300名一线教师的研修工作。两年间,她每天端坐在电脑前,认真查阅、细致点评老师们上传的教学设计、课件和学习心得,即使高度近视的双眼日益模糊也从未懈怠。“做一项工作,得负责任”是她的信条。在陕西省高中教师国培班讲座中,她以自身的热情与严谨感染着在座教师,勉励大家做有情怀的教育者。榆林神木市的小田老师对陈西洁说:“认识您真好!您是一位有温度、有爱心的老师。我的理想就是成为像您这样传递温暖且有内涵的教师。”
  在承担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时,陈西洁教授泰国留学生口语,带他们吟诵唐诗,鼓励他们走进市井街巷,与中国人对话,在生活中学习汉语,感受中国文化。她耐心细致的教学和温暖的陪伴,让留学生们深深感动,并亲切地称她“中国妈妈”。分别之际,留学生们眼含热泪,围着陈西洁跳起了泰国舞蹈。多年过去,他们仍通过微信与陈老师保持联系,继续练习口语。
  从教34年以来,陈西洁始终以一颗温暖的爱心、纯净的诚心和坚定的信心,践行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她用无私的爱,照亮了无数学生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