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答卷:法治教育治理的系统实践与基层探索

字数:1253 2025-08-20 版名:新闻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宏大战略布局下,法治建设的触角正全方位深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陕西,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三秦大地,也在法治的征程中坚定前行,不断探索与实践。
  多年来,陕西在法治教育与依法治理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与前瞻性的政策举措。从教育系统的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到法治宣传教育的系统规划;从防范中小学生欺凌的专项行动,到“八五”普法规划的全面推进,再到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扎实落地,以及围绕家庭教育相关法规开展的系列学习宣传活动,这些政策层层递进、相互关联,共同编织起一张覆盖全省各个层面的法治网络。
  2015年1月,陕西省教育厅印发《陕西省中小学依法治校示范校评估指标》,要求办学指导思想或学校规划中明确体现依法治校理念,建立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并制定工作规划,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有效预防和处理安全事故,确保校园安全有序。
  2016年11月,《陕西省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发布,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干部、教师及学生的法律意识与依法治理能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2021年2月,《陕西省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发布,强调通过开展法治、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防治学生欺凌知识和反欺凌技能,将防治学生欺凌专题纳入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教师的培训内容。同时,加大家庭教育力度,加强家校沟通交流,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2021年10月,陕西“八五”普法规划出台,提出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促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实施步骤分为科学规划、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总结验收四个阶段。并提出到2025年,全省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全民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
  2022年4月,陕西启动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让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基层法治实践、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村民在依法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和法治宣传、法律帮扶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为全省基层依法治理和法治乡村建设筑牢基石。截至2024年一季度,已累计培养近13万名“法律明白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2025年4月,《陕西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印发,要求每所学校应当配备至少1名法治副校长。根据工作需要,1人最多同时担任2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师生人数多、多校区或有需求的学校,可以聘任2名以上5名以下法治副校长,学校应当明确各自职责分工。法治副校长应当全方位履行规定的各项职责,利用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春秋季开学、“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六一”国际儿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举办讲座、组织模拟法庭、开设法律诊所、提供咨询、组织实践教学等方式,每年落实不少于4课时的法治教育任务。
  2025年暑假,陕西聚焦“少年儿童心向党牵手护航伴成长”主题,深入实施系列“禾苗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办法》学习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