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活动有效实践探索
□黑金融
字数:1394
2025-08-17
版名:教育理论
为了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2021年教育部出台指导意见,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笔者分享一些幼小衔接活动实践案例,以期为幼小衔接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一、为幼小衔接打造大、小环境
1.大环境的促进案例
打造幼小衔接的大环境,可以对大班幼儿适应小学生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帮助大班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教师不仅要提供思想上的引导,更要营造相应的环境。所以,我们在邀请小学教师来园给大班幼儿讲述小学生活的同时,也在教室内进行小学班级学习场景的布置,并将师生共同制定的班级公约、每周值日生表等贴在墙面上。通过上述举措,进一步营造小学空间氛围,以实现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双向衔接。小学环境氛围的营造让大班幼儿对小学生活有一个初步客观的认知。
2.小环境的推进案例
为了让大班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在小环境创设中要以课堂规矩意识的形成为主,模拟小学教育教学方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班幼儿主动参与。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首先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如教师提问:“你眼中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谈论,帮助幼儿达成“到了小学能学到很多本领”“到了小学可以交到许多许多好朋友”的共识。通过情境化的课堂学习交流,使大班幼儿形成对小学生活的初步认知,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如果幼儿园无法进行环境布置,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云上看图,让幼儿沉浸式体验小学一年级学生是如何在学校度过一天的。沉浸式的体验,特别是同龄人的榜样作用及环境的创设、熏陶,激发了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二、开展丰富的幼小衔接活动
幼小衔接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粗到精的过程。教师要围绕幼儿的需求,开展丰富的幼小衔接活动,整合多方教育资源,统筹联动,形成合力。
1.整理书包活动
(1)了解书包构造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在游戏开始前,大家先猜一个谜语。“有个东西很重要,它有一张大大的嘴巴,还有两只耳朵,它不吃人,只吃书本和文具。”大家知道它是什么吗?
幼儿:书包。
教师:大家都来说一说,你们的书包里装着什么呀?
幼儿:我的书包里装了衣服、玩具……
教师:上小学的哥哥姐姐们的书包里装着什么呢?
幼儿:文具、课本、作业本、练习册……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玩整理书包的游戏。希望大家能像小学生一样,将自己的书包整理好。
(2)整理书包练习
教师示范书包整理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幼儿跟着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教师要告诉幼儿如何分层有序地将学习用品装入书包,要把每一样物品都放在书包内合适的位置上,要做到拿取方便。
2.参观小学活动
为了加深大班幼儿对小学生活的了解,对小学环境有现实的认知,我园开展了“走进小学,体验成长”参观活动。小学的大队辅导员带领孩子们有序参观了宽敞的操场、明亮的教室、多彩的活动室等。孩子们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还不时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小学有午睡室吗?能玩活动区游戏吗?小学里面好玩吗?”等。面对诸如此类问题,小学教师都给予了详细、耐心的回答。活动强化了幼儿园与小学的协同合作,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奠定基础,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待。
综上所述,推动幼小双向衔接,重建教育良好生态,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高新第二幼儿园)
一、为幼小衔接打造大、小环境
1.大环境的促进案例
打造幼小衔接的大环境,可以对大班幼儿适应小学生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帮助大班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教师不仅要提供思想上的引导,更要营造相应的环境。所以,我们在邀请小学教师来园给大班幼儿讲述小学生活的同时,也在教室内进行小学班级学习场景的布置,并将师生共同制定的班级公约、每周值日生表等贴在墙面上。通过上述举措,进一步营造小学空间氛围,以实现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双向衔接。小学环境氛围的营造让大班幼儿对小学生活有一个初步客观的认知。
2.小环境的推进案例
为了让大班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在小环境创设中要以课堂规矩意识的形成为主,模拟小学教育教学方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班幼儿主动参与。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首先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如教师提问:“你眼中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谈论,帮助幼儿达成“到了小学能学到很多本领”“到了小学可以交到许多许多好朋友”的共识。通过情境化的课堂学习交流,使大班幼儿形成对小学生活的初步认知,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如果幼儿园无法进行环境布置,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云上看图,让幼儿沉浸式体验小学一年级学生是如何在学校度过一天的。沉浸式的体验,特别是同龄人的榜样作用及环境的创设、熏陶,激发了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二、开展丰富的幼小衔接活动
幼小衔接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粗到精的过程。教师要围绕幼儿的需求,开展丰富的幼小衔接活动,整合多方教育资源,统筹联动,形成合力。
1.整理书包活动
(1)了解书包构造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在游戏开始前,大家先猜一个谜语。“有个东西很重要,它有一张大大的嘴巴,还有两只耳朵,它不吃人,只吃书本和文具。”大家知道它是什么吗?
幼儿:书包。
教师:大家都来说一说,你们的书包里装着什么呀?
幼儿:我的书包里装了衣服、玩具……
教师:上小学的哥哥姐姐们的书包里装着什么呢?
幼儿:文具、课本、作业本、练习册……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玩整理书包的游戏。希望大家能像小学生一样,将自己的书包整理好。
(2)整理书包练习
教师示范书包整理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幼儿跟着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教师要告诉幼儿如何分层有序地将学习用品装入书包,要把每一样物品都放在书包内合适的位置上,要做到拿取方便。
2.参观小学活动
为了加深大班幼儿对小学生活的了解,对小学环境有现实的认知,我园开展了“走进小学,体验成长”参观活动。小学的大队辅导员带领孩子们有序参观了宽敞的操场、明亮的教室、多彩的活动室等。孩子们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还不时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小学有午睡室吗?能玩活动区游戏吗?小学里面好玩吗?”等。面对诸如此类问题,小学教师都给予了详细、耐心的回答。活动强化了幼儿园与小学的协同合作,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奠定基础,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待。
综上所述,推动幼小双向衔接,重建教育良好生态,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高新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