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页间的掌声

□ 查松福 龚太亚

字数:1066 2025-08-13 版名:家暖书馨
  女儿小羽指着《柳林风声》插画里那只穿灯笼裤的蟾蜍笑个不停:“妈妈你看,他连偷汽车都要先梳个油头!”我凑过去一看,蟾蜍先生果然顶着一头锃亮的卷发,对着汽车后视镜得意洋洋地笑。忽然想起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也被这个荒唐的角色逗得哈哈大笑。
  那时小羽刚上一年级,认识的字还凑不齐一句话。我们发明了“接龙读法”:我读一段叙述,她接所有对话里带感叹号的句子。当读到鼹鼠偷偷溜出家门,在雪地里迷了路时,她突然攥紧我的手说:“妈妈,它会不会像上次我在超市跟丢你一样,吓得哭鼻子?”我忽然意识到,纸页上的那些文字正在架起看不见的桥,把她的小烦恼和书里的冒险故事连在一起。
  “激烈讨论”发生在共读《夏洛的网》时。当夏洛说“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通过帮助别人,生命才有价值”时,小羽把书合上,皱着眉头问:“可是威尔伯最后还是会老死啊,夏洛的网不就白织了吗?”我想起她上个月养的仓鼠死去时,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一下午。我们坐在飘窗上,从仓鼠的葬礼聊到小区里掉光叶子的梧桐树,我告诉她,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活了多长时间,而在于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多少帮助,有多少人因为他的存在而获益。女儿似懂非懂。半晌,她突然说:“就像仓鼠虽然死了,但我依然记得它,因为它曾带给我很多快乐。”
  书架渐渐满起来的时候,家里的空气好像都变了味道。以前晚餐时我们总在聊“今天作业得了几颗星”,现在常常为“狐狸列那到底算不算坏东西”争得面红耳赤。有次小羽突然指着餐桌中央的花瓶说:“妈妈你看,这束花像不像《花婆婆》里艾莉丝种的花?”书中的故事与现实在此刻相连。
  最难忘的是去年深秋,我们读《时代广场的蟋蟀》,一直读到深夜。柴斯特蟋蟀在纽约地铁里拉响《蓝色多瑙河》,整个车站的人都停下了脚步。小羽忽然说:“我想把我的小提琴带到地铁站去拉。”第二天周末,我们真的带着小提琴去了家附近的地铁站。她站在自动贩卖机旁,拉了首刚学会的《小星星》,有个老奶奶放下了一枚硬币,笑着说:“这琴声让我想起我孙女小时候。”回家的路上,小羽蹦蹦跳跳地说:“音乐真的能像故事里那样,把陌生人变成朋友呢!”
  昨晚整理书架时,我发现书里夹着些奇怪的东西:《猜猜我有多爱你》里夹着女儿上幼儿园时画的爱心;《小王子》里藏着干枯的玫瑰花瓣;《海底两万里》的扉页上有我们用蓝色水彩笔画的“潜水艇航线”。阳光从窗帘缝里溜进来,落在那本被翻得卷了角的《柳林风声》上,我忽然明白,亲子共读从来不是我们陪着孩子读书,而是那些故事在陪着我们一起成长。
  台灯在墙上投下了两个相互依偎的影子,这一次,我好像听见那些文字正在书页间轻轻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