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爱感人以师爱铸魂
—— 记陕西省榆林中学教师张娟
字数:1303
2025-07-30
版名:教育家精神万里行

□肖米
怀着对教育的无限憧憬,张娟踏上了三尺讲台,开始用粉笔书写奋斗的诗篇。凭着一腔热血和强烈的责任感,她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从教18年以来,张娟辛勤耕耘,用爱心、耐心和慧心将教育梦想化为现实。秉承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理念,她在教学中不懈探索、勇于创新,创建了高中数学教学“张娟工作坊”。她带领团队成员潜心教研,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主持或参与省级规划课题13项、市级6项;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数学之友》《数学大世界》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担任市级各类比赛评委。
在日常教学中,张娟坚信:教师必须透彻理解教材中的重难点,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掌握。为此,她深入研究课标、广泛查阅资料、观摩名师课堂,力求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讲解。即使对于看似枯燥的数学概念,她也努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了呈现精彩的课堂,她每次备课都搜集整合大量优质精品课程资源,坚持详写教案,预设课堂生成。她始终坚持认真记录每一课,并撰写翔实的课后反思,持续改正教学方法。她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厚厚的一摞教案本,每一本都密密麻麻地写着课堂补充题目和要点批注。
“学高为师”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为提升专业素养,2016年,张娟重返大学学习,利用周末时间奔波于榆林与西安之间,攻读并获得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教研知识体系。
在教学实践中,张娟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她坚持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课。为追求课堂效率,她总是争分夺秒,深入钻研教材,仔细琢磨,反复推敲琢磨。有时为了寻找一道好例题,她会不厌其烦地查阅资料,对每一道题都尝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她常年承担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和培优辅导工作,导致她嗓子沙哑甚至几次失声,但她从未耽误过一节课,以满腔热血诠释着教育情怀。
张娟对每位学生都严格要求,督促他们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总结。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她坚持课前到教室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课后了解学情,为学生答疑解惑。高三年级一轮复习是巩固基础的关键期,在每晚8时30分的课堂辅导后,她抽查学生的课堂笔记、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解答学生的问题。高三年级二轮、三轮的复习资料,更是她在无数个星光相伴的夜晚精心打磨而成,只为让学生高考考出理想的成绩,翱翔广阔天地。
课堂之外,张娟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得学生喜爱。学生们乐于向她倾诉生活烦恼和心理困惑,对她全心信赖。学生们亲切地称她“娟姐”,她脸上总带着温暖的微笑,带给人力量,好像所有的困难都能轻松被克服。此外,张娟还主动帮助学困生,常在课余时间为他们辅导课业。对于其他班前来请教的学生,张娟也一视同仁,耐心帮他们分析问题、讲解难点。对班里的贫困生,她经常自费购买学习资料,还在这些孩子学习进步时奖励学习用品。她始终秉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老师,张娟将爱传递给学生,让教育的温度持续传递。她以师爱感人,以师爱铸魂,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还是一位用爱与智慧为学生的未来奠基、为教育事业添彩的筑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