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教育的灯火

——记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第三初级中学教师候会芳

字数:1504 2025-07-30 版名:教育家精神万里行

  □李鹏超
  “教书育人,不忘初心”是候会芳的教育格言。她潜心研读教材,反复打磨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对于同一篇课文,她常常根据每一届学生的特点,打破固有思路,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设计,反复推敲,进行“一课多教”的生本化教学研究。
  作文教学中,她以“板块体验式”教学为突破口,引领学生自主作文、开展多元评价,构建互动型作文课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她开展“微点序列限时作文”训练,帮助学生突破写作短板,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提升。近年来,她在“简书”平台创建“小荷文苑”和中考作文指导专栏,累计推送写作指导和经过升格的学生习作256期,共计335篇。她指导的学生习作累计118人次在全国或省市县作文大赛中获奖或发表。她本人也先后获得“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写作指导一等奖、陕西省中小学生爱国影评大赛优秀指导奖以及市级中小学生书信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
  候会芳常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本性,爱别人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大爱。”班级管理中,她以饱满的激情感染学生,以真挚的爱心呵护学生,深入细致地疏导学生思想。她在建设良好班集体、培养优秀学生和班干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那些令人感到头疼的学生,她更是给予了特别的关心与爱护:与他们谈心,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家访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工作之余,她还义务为这些学生辅导作业,关心他们的生活细节,关注他们的点滴变化。
  作为专家型教师,候会芳时刻不忘钻研课堂教学。多年来,她坚持记录课堂动态,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文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她每年积累的教学反思文章达8万多字,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实验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她不畏困难,毫不气馁,每一次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都成为她不断挑战、不断前进的动力。她一方面向专家请教,一方面立足本校实际探索解决方法,利用一年时间完成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探索出更适应本土地域特点的语文教学模式。
  候会芳的实验成果《有效教学模式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获得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并在全市实验校推广。她参与的省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专项课题《初中散文教学内容选定的策略研究》《七年级学生文言文学习效能提升策略研究》《初中写作“学习任务群”建构的实践研究》均已顺利结题。她还主持完成了一项县级课题和一项市级课题。同时,她参与了《九年级课堂作文同步指导》《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名师同步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与点评》《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语文教学细节60讲》等多部书籍的编写工作。这些教研成果激励她不断前进、创新,也为全县的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主动担当、乐于助人是候会芳身上最闪亮的品质。在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的同时,她更注重培养和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她指导的青年教师中,赵辉于2012年获得“宝鸡市课改标兵”称号,张娟娟于2015年获得“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李恒昭于2016年获得“宝鸡市教学能手”称号,杜丽梅于2016年获得“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
  候会芳的示范引领作用不仅带动了校内,还辐射到了校外。她先后承担省、市、县各级送教送培下乡任务30多次,承担各级公开、示范课30余节,为宝鸡教育学院、宝鸡文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以及岐山县承担各类培训任务20余次。特别是在2023年10月,岐山县第三初级中学候会芳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她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以教师研修共同体为载体,吸引了县域内96名青年教师参与其中。她还坚持每月义务为全县乡村学校“送培送教”,带动并指导了一大批语文教师参与专业学习与研究,点燃教师们对职业热爱的心灯,为推动全县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