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馔记
□子安
字数:828
2025-07-23
版名:文苑
夏日的阳光浓稠得化不开,热辣辣地泼在院子里。木槿花不避不躲,鼓着粉嘟嘟的脸,挨挨挤挤地蹭着篱笆;蜀葵踮着脚尖,执着地向上攀爬,从嫩粉到深紫,一层一层渐次铺展,如抖开了彩缎;凤仙花更是大胆地挺立着,从白到红,浓艳绚丽,拿来染指甲不知会有多好看。
母亲在花影里走动,满院子姹紫嫣红在她眼中却另有一番滋味。她挽着竹篮,随手掐几朵将开未开的栀子花苞,又踮起脚尖,小心采下木槿枝头初绽的粉瓣。篮子在她臂弯里晃荡,沉甸甸地盛满了各色花瓣。
“花是能吃的。”母亲说这话时,脸上绽开花一般的笑意。
林洪的《山家清供》里记载,紫英菊可炸食。想来古人早知花味。玉兰花瓣裹着薄薄的面浆滑入油锅,刺啦刺啦的响声乍起,花瓣骤然卷曲,又缓缓舒展,变得金黄诱人。炸好捞起,油润喷香,放一片在口中,先是面衣的酥脆,再是花瓣的柔软,一股幽香在口中倏然炸开,直蹿鼻腔。如此一来,这花香便在肠胃中安营扎寨了。
木槿花亦不甘示弱,素面朝天地入了汤锅。花瓣在清汤里沉浮,将汤色染得微红,仿佛胭脂在水中晕开。木槿花汤入口顺滑香甜,带着一丝微妙的黏稠感,温柔地滑过喉咙,竟像把一小片夏日的云霞含化在舌尖。
清晨,母亲会端出小碟,里面盛着带露的栀子花苞。拈起一朵放入口中,涩与甜交织着,在唇齿间弥漫开来。这甜中又分明裹着一点草木的微苦,倒多了几分悠长的回味。
待到大朵大朵的栀子花从枝头簌簌坠下,母亲就将它们扫拢,埋在花下的泥土里。我打趣道:“您这是学了一回‘黛玉葬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零落成泥也算不枉春泥供养它一场。我虽惜花,与黛玉的心境却大有不同。”母亲脸上浮出淡淡的笑意。
入油锅、沉汤碗、沾人齿……最终归于泥土,这些曾傲然绽放于枝头的“精灵”默默酝酿着下一轮萌发。母亲那朴素的道理中,包含了一种流转不息的生命轮回。花儿们曾绚烂地活过,最终又心甘情愿地卸下艳妆,以另一种形态融进生命的长河,积蓄力量,实现新一轮绚丽绽放。
花事喧腾,又悄然落幕。母亲的花馔,原是花魂在人间烟火中找到了归途。
母亲在花影里走动,满院子姹紫嫣红在她眼中却另有一番滋味。她挽着竹篮,随手掐几朵将开未开的栀子花苞,又踮起脚尖,小心采下木槿枝头初绽的粉瓣。篮子在她臂弯里晃荡,沉甸甸地盛满了各色花瓣。
“花是能吃的。”母亲说这话时,脸上绽开花一般的笑意。
林洪的《山家清供》里记载,紫英菊可炸食。想来古人早知花味。玉兰花瓣裹着薄薄的面浆滑入油锅,刺啦刺啦的响声乍起,花瓣骤然卷曲,又缓缓舒展,变得金黄诱人。炸好捞起,油润喷香,放一片在口中,先是面衣的酥脆,再是花瓣的柔软,一股幽香在口中倏然炸开,直蹿鼻腔。如此一来,这花香便在肠胃中安营扎寨了。
木槿花亦不甘示弱,素面朝天地入了汤锅。花瓣在清汤里沉浮,将汤色染得微红,仿佛胭脂在水中晕开。木槿花汤入口顺滑香甜,带着一丝微妙的黏稠感,温柔地滑过喉咙,竟像把一小片夏日的云霞含化在舌尖。
清晨,母亲会端出小碟,里面盛着带露的栀子花苞。拈起一朵放入口中,涩与甜交织着,在唇齿间弥漫开来。这甜中又分明裹着一点草木的微苦,倒多了几分悠长的回味。
待到大朵大朵的栀子花从枝头簌簌坠下,母亲就将它们扫拢,埋在花下的泥土里。我打趣道:“您这是学了一回‘黛玉葬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零落成泥也算不枉春泥供养它一场。我虽惜花,与黛玉的心境却大有不同。”母亲脸上浮出淡淡的笑意。
入油锅、沉汤碗、沾人齿……最终归于泥土,这些曾傲然绽放于枝头的“精灵”默默酝酿着下一轮萌发。母亲那朴素的道理中,包含了一种流转不息的生命轮回。花儿们曾绚烂地活过,最终又心甘情愿地卸下艳妆,以另一种形态融进生命的长河,积蓄力量,实现新一轮绚丽绽放。
花事喧腾,又悄然落幕。母亲的花馔,原是花魂在人间烟火中找到了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