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生 向善而行

□廖 伟 向守万

字数:1325 2025-07-20 版名:知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进一步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第二中心小学结合“和乐”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通过“和乐”课程进行“五育”融合,促进学校纵深发展、特色发展。
  在“和乐”办学理念中,“和”,即和谐共生,以礼立身;“乐”,即乐学善思,以情润心。“和乐”既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和为贵”“乐学致远”的智慧,又呼应新时代“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
  “和乐”启善课程
  发挥学科育人价值
  启善课程为基础课程,充分挖掘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育人价值,通过课堂与课后相结合的模式,不断开辟艺术课程领地。如校园艺术特色课程,以学校“纸上谈缤”工作坊为载体,以“古法造纸”为指南,形成“纸之源、匠之本、技之法、艺之用”体系,生产花草纸,开发纸泥画、花草书签、花草纸本、花草灯笼、花草包装、花草团扇等艺术作品,见证废旧纸张从垃圾到艺术品的蜕变,实现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力勤的目的。
  针对放学后,学生监管的空档期,在延时服务中,通过“学业+艺术”关爱学生成长,拓展综合素养培育生长期。学校精心研制延时服务方案,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1+N+1”课后服务特色课程,“1”,即1项作业辅导,完成当天的课后作业,实现书面作业不出校门的目标;“N”,即N类特色活动,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设置音乐、体育、美术、科技、书法等20多个项目,满足不同学生的特长发展需要;“ 1”,即弹性看护,根据学生家庭情况,分年级设立弹性看护组,缓解部分家长不能按时接送学生的困难。
  为了张扬学生个性,建立“乐学+乐趣”的素养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创设主题突出、情景丰富的游园活动课程,让学生在快乐游园、智勇闯关活动中展示能力、提升素养。
  “和乐”向善课程
  “五育”融合多元共生
  向善课程为活动课程,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向善行善,实现“五育”融合。一是“典礼”课程。通过典礼课程,引导孩子学会知恩感恩。二是“四节”课程。即校园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以“四节”课程统筹学校主题活动。三是“纪念”课程。通过纪念活动,让学生明白中华文化之根,激发爱国热情。四是“关爱”课程。通过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关工委捐赠等活动,传递爱心。五是“三园”课程。学校开辟花园、果园、菜园“三园”劳动课程,师生一起种植,一起收获。
  “和乐”扬善课程
  个性发展向美而行
  扬善课程为探究课程。开设善讲课程、善写课程。善讲课程,主要是讲身边的故事,关注学生倾听、思考、质疑、交流、表达;善写课程,主要是写自己的成长,关注学生规范的书写。一讲一写,不仅丰富了学习的形式,还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开设小主人课程,以自主管理成长中心为平台,以年级为单位,设立7个大组,小当家、小主持、小助手、小健将、小卫士、小能手、小标兵,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增长能力,成为学校真正的小主人。
  今后,学校将继续立足“和乐”课程体系,落实“五育”并举,实现“一个好体魄、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项好才艺、一生好习惯、一种好思维、一流好品格”的“七个一”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