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路径
□夏龙岚
字数:1461
2025-07-20
版名:教育理论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基因”,承载着民族情感认同与文化记忆。在幼儿教育中融入传统节日文化,既是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又是丰富幼儿学习体验的有效途径。如何让传统节日文化以更鲜活、更贴近幼儿生活的方式融入幼儿教育中,成为亟待探索的课题。
一、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1.课程体系不完善,融入形式较为单一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教育尚未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部分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时,仅停留在简单的手工制作或美食品尝层面,缺乏对节日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存在活动随机性强、缺乏连贯性与递进性等问题,难以让幼儿真正理解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同节日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难以形成教育的合力。
2.家园社协同不足
家庭教育与社区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部分家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有限,无法在家庭中给予幼儿有效的文化引导;社区与幼儿园的合作也不够紧密,未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文化实践场所。
二、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创新路径
1.构建主题化、序列化课程体系
( 1)纵向衔接的节日课程链
以四季为线索,串联传统节日形成课程体系。如春季围绕“立春”“清明”,开展“播种希望”主题活动,组织幼儿观察植物生长、制作青团等;秋季结合“中秋节”“重阳节”,设计“感恩与传承”主题活动,开展诗歌朗诵、敬老活动等,实现从感知到实践的进阶。
( 2)主题课程设计
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设计序列化主题课程。如小班开展“欢乐春节”主题活动,通过唱儿歌、贴窗花等活动,让幼儿感受春节的热闹氛围;大班深入探究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组织“春节的故事”分享会、“传统年货大调查”活动等。
( 3)领域融合课程
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有机融合。在语言领域,讲述节日传说故事、诵读节日诗词等;在艺术领域,开展节日主题绘画、手工制作、歌舞表演等;在科学领域,探究与节日相关的自然现象,如中秋的月相变化等;在社会领域,了解节日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
2.创新活动实施方式
( 1)情境体验活动
创设逼真的节日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传统文化。例如,在端午节布置“粽香小街”场景,让幼儿扮演摊主、顾客,体验传统市集交易;在中秋节举办“月光茶话会”,让幼儿身着汉服,分享月饼、朗诵诗词,感受古典文化韵味;布置春节“民俗一条街”,设置写春联、猜灯谜、皮影戏体验区;元宵节时搭建“光影长廊”,展示幼儿自制的灯笼,结合光影原理讲解传统灯笼文化。
( 2)项目式学习活动
围绕传统节日开展项目式学习,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如在重阳节开展“关爱老人”项目,幼儿通过采访老人、制作贺卡、排练节目等活动,深入了解节日文化内涵,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3.加强家园社协同合作
( 1)家园共育
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家园联系册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传统节日文化融入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在家中开展节日活动。如春节期间,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包饺子、贴春联,传承春节文化;清明节时,让家长带领幼儿扫墓祭祖,了解家族历史。
( 2)社区合作
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整合社区文化资源。邀请社区非遗传承人、民俗专家走进幼儿园,开展传统技艺展示与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参观社区博物馆、民俗文化馆,拓宽文化视野;参与社区节日庆典活动,增强幼儿的社会参与感。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幼儿园教师应该承担起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责任,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教育融合,增强幼儿对祖国文化的认知,强化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筑牢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同州幼儿园)
一、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1.课程体系不完善,融入形式较为单一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教育尚未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部分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时,仅停留在简单的手工制作或美食品尝层面,缺乏对节日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存在活动随机性强、缺乏连贯性与递进性等问题,难以让幼儿真正理解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同节日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难以形成教育的合力。
2.家园社协同不足
家庭教育与社区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部分家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有限,无法在家庭中给予幼儿有效的文化引导;社区与幼儿园的合作也不够紧密,未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文化实践场所。
二、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创新路径
1.构建主题化、序列化课程体系
( 1)纵向衔接的节日课程链
以四季为线索,串联传统节日形成课程体系。如春季围绕“立春”“清明”,开展“播种希望”主题活动,组织幼儿观察植物生长、制作青团等;秋季结合“中秋节”“重阳节”,设计“感恩与传承”主题活动,开展诗歌朗诵、敬老活动等,实现从感知到实践的进阶。
( 2)主题课程设计
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设计序列化主题课程。如小班开展“欢乐春节”主题活动,通过唱儿歌、贴窗花等活动,让幼儿感受春节的热闹氛围;大班深入探究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组织“春节的故事”分享会、“传统年货大调查”活动等。
( 3)领域融合课程
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有机融合。在语言领域,讲述节日传说故事、诵读节日诗词等;在艺术领域,开展节日主题绘画、手工制作、歌舞表演等;在科学领域,探究与节日相关的自然现象,如中秋的月相变化等;在社会领域,了解节日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
2.创新活动实施方式
( 1)情境体验活动
创设逼真的节日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传统文化。例如,在端午节布置“粽香小街”场景,让幼儿扮演摊主、顾客,体验传统市集交易;在中秋节举办“月光茶话会”,让幼儿身着汉服,分享月饼、朗诵诗词,感受古典文化韵味;布置春节“民俗一条街”,设置写春联、猜灯谜、皮影戏体验区;元宵节时搭建“光影长廊”,展示幼儿自制的灯笼,结合光影原理讲解传统灯笼文化。
( 2)项目式学习活动
围绕传统节日开展项目式学习,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如在重阳节开展“关爱老人”项目,幼儿通过采访老人、制作贺卡、排练节目等活动,深入了解节日文化内涵,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3.加强家园社协同合作
( 1)家园共育
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家园联系册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传统节日文化融入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在家中开展节日活动。如春节期间,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包饺子、贴春联,传承春节文化;清明节时,让家长带领幼儿扫墓祭祖,了解家族历史。
( 2)社区合作
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整合社区文化资源。邀请社区非遗传承人、民俗专家走进幼儿园,开展传统技艺展示与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参观社区博物馆、民俗文化馆,拓宽文化视野;参与社区节日庆典活动,增强幼儿的社会参与感。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幼儿园教师应该承担起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责任,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教育融合,增强幼儿对祖国文化的认知,强化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筑牢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同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