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作文微课提升写作素养

□李 哲

字数:1488 2025-07-20 版名:教育理论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作文微课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一、作文微课的特点
  1.短小精悍,聚焦核心
  作文微课通常以5—10分钟的视频为载体,围绕一个写作知识点或写作技巧展开教学,符合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的特点,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抓住学习重点,避免传统课堂讲解冗长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
  2.形式多样,直观生动
  作文微课整合了多种元素,将抽象的写作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展示生活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写作知识。
  3.自主学习,反复观看
  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需求,自主选择观看微课的时间和次数。对于难以理解的写作技巧,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直至掌握。这种自主学习的特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4.交互性强,反馈及时
  部分作文微课设置了互动环节,如“两人擂台赛”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与教师、同学交流,获得及时反馈,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有效性。
   二、作文微课设计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
  作文微课的设计与应用必须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制作微课前,教师要精准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写作知识点或写作技巧,突出重点,避免内容的随意性。
  2.适度适量原则
  虽然作文微课具有诸多优点,但在教学中不能过度依赖,应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微课的使用要适度,避免因过多使用导致学生视觉疲劳和注意力分散,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尝试制作不同难度的作文微课。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拓展性内容;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应侧重于基础写作方法的讲解。
  4.内容优质原则
  作文微课内容要保证连贯性、针对性和趣味性。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需精心筛选素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确保知识讲解有吸引力,对学生有启发性。
  三、作文微课实践效果
  1.激发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作文微课以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联想和想象》教学中,通过精心制作的微课,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的写作热情被充分调动,主动参与到创作中来。
  2.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写作能力
  对于一些抽象的写作知识,作文微课能够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人物描写》教学中,通过不同描写手法运用效果的对比,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区别,但本质都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
  3.培养自学能力,实现个性发展
  学生在自主观看微课、完成练习、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学能力。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了个性化发展。例如,部分学生观看了《作文修改》微课后,对照方法要领,自主修改完善作文,写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四、应用作文微课的注意事项
  1.避免形式大于内容
  在制作和使用作文微课时,教师不能只追求形式的新颖而忽视教学的本质。微课的核心是服务教学,如果过于注重动画效果等,而忽略了写作知识的讲解,就会本末倒置。
  2.强化教师主导作用
  虽然作文微课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观看前,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观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
  3.注重微课资源的更新与整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需求的变化,作文微课资源需不断更新和整合。教师要及时关注写作教学的新动态、新要求,收集新的教学素材,制作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微课,建立优质的微课资源库。
  教师应科学地使用作文微课,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作文微课将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单位:陕西省勉县温泉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