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启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暑期实训
字数:658
2025-07-16
版名:新闻
本报综合讯(杨菲菲)据《新京报》消息,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市中小学校将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7月8日,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2025年暑期实训项目正式启动,为2025年秋季全市中小学全面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提供课程及师资支撑。
此次实训共计32学时,课程聚焦“懂政策、懂技术、会教学、能落地”四大目标,力求帮助参训教师从通识理解走向教学胜任、从课程理念走向教学实施。
据悉,此次实训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重点解读国家和北京市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文件,帮助参训教师准确把握课程目标、教学要求与评价方式,确保教学设计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二是聚焦技术前沿,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深入学习人工智能核心知识与典型应用场景,结合中小学课堂需求,帮助教师构建技术认知框架,掌握将技术内容有效融入教学的策略方法,提升教学胜任力。三是在实训课程设计上注重小组研修,推进课程设计落地。实训以小学、初中、高中三学段四个班级为单位开展分组合作,围绕“课程框架+教学方案”双成果任务协同研讨,形成可操作、可落地的教学设计成果。实训结束后,参训教师不仅要完成本校秋季课程开设的准备任务,还将承担各区组织的教师培训与经验分享,引领带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在区域内持续推进。
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教委将继续统筹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种子教师”遴选与支持机制,建设一支立足教学、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骨干教师队伍。同时,将推动各区成立区域教研共同体,围绕教案设计、教学资源开发、课例研究等开展常态化协同教研,形成“区区有团队、校校有教师、班班有课程”的教育生态。
此次实训共计32学时,课程聚焦“懂政策、懂技术、会教学、能落地”四大目标,力求帮助参训教师从通识理解走向教学胜任、从课程理念走向教学实施。
据悉,此次实训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重点解读国家和北京市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文件,帮助参训教师准确把握课程目标、教学要求与评价方式,确保教学设计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二是聚焦技术前沿,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深入学习人工智能核心知识与典型应用场景,结合中小学课堂需求,帮助教师构建技术认知框架,掌握将技术内容有效融入教学的策略方法,提升教学胜任力。三是在实训课程设计上注重小组研修,推进课程设计落地。实训以小学、初中、高中三学段四个班级为单位开展分组合作,围绕“课程框架+教学方案”双成果任务协同研讨,形成可操作、可落地的教学设计成果。实训结束后,参训教师不仅要完成本校秋季课程开设的准备任务,还将承担各区组织的教师培训与经验分享,引领带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在区域内持续推进。
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教委将继续统筹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种子教师”遴选与支持机制,建设一支立足教学、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骨干教师队伍。同时,将推动各区成立区域教研共同体,围绕教案设计、教学资源开发、课例研究等开展常态化协同教研,形成“区区有团队、校校有教师、班班有课程”的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