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个“组合方法”助力学生成为“钻石型”读者

□何 捷

字数:1978 2025-07-13 版名:知行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们常常期望阅读之后“有效果”。无论是单篇文章还是整本书,经过阅读获得提升是师生的共同追求。阅读后的提质效果因人而异,同一个人阅读不同的书,也会有截然不同的收获。
  影响阅读效果的因素很多,例如阅读的态度、目标、习惯、方法等。此外,还有隐性的因素,如对阅读的认识、观念等。英国诗人、文评家柯勒律治对阅读的效果做了区分,并根据结果设定了四种类型的读者:1.“海绵型”,读什么吸收什么,随后又几乎原封不动地吐出来。2.“磨砂玻璃型”,什么都留不下,只满足于把书翻完,为的是消磨时间。3.“过滤袋型”,只把阅读过程中的渣滓留下。4.“钻石型”,不光自己读书受益,还使别人受益。
  前三种类型的读者,不是教师和学生阅读时的期待,无论教师或是学生都期待成为“钻石型”读者。特别是成长阶段中的学生,更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成为“钻石型”读者。如何阅读才能让学生成为熠熠发光的“钻石”?以下三个组合方法,供教师们参考。
  其一,“细读+共读”,提升阅读水平
  “钻石型”读者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阅读水平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提高的方法为“细读+共读”。所谓“细读”,是让学生面对经典文本,放慢速度,逐句精细化阅读。经典文本值得花时间细读,也只有深入细读,才能在字里行间品味文字之美,才能在阅读的实践中提升阅读水平。反之,囫囵吞枣地读,只求量不求质地读,只会让“钻石”蒙尘。
  在细读之余,教师还可以组织班级共读。全班围绕同一本书,阅读后展开交流、研讨,集合大家的力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更充分、多样的理解。例如四年级学习了《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之后,可以一起阅读张天翼的著作《宝葫芦的秘密》。教师组织学生针对其中的主人公真、善、美的特点展开讨论。学生在精读文字,了解人物和“宝葫芦”交往的故事之后,就会发现王葆是一个非常诚恳、天真、善良的小伙伴。在他身上,可以看到非常可贵的成长的力量。例如,最后王葆与宝葫芦的分离,就充分说明了他的成长。
  成为“钻石型”读者,最重要的就是要为阅读找到一个“出口”,只有找到机会“输出”,才能够使别人受益。“细读+共读”的结合,就是让学生有机会交流阅读感受,在多向“输出”中获得阅读水平的提升。
   其二,“分解+批注”,习得写作技法
  指导学生阅读,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获取写作技法,毫无疑问是师生的共同期待。可以使用“分解+批注”的方式达成。所谓“分解”,就是在阅读一段完整的文字时,做好拆分,关注文字中使用的词汇、运用的写法,对关键部分进行批注,或用色彩予以标识。如此一来,将隐含在文字中的写作密码彰显出来,有助于读者将其转译成自己的理解。
  例如阅读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读到《孟大鼻子》一文中写“大鼻子”一段时,可以停留细品,关注精彩的描写。
  孟大鼻子个子并不大,站在人群里毫不出众,细脖溜肩,有点驼背,只有一个地方十分出奇——鼻子太大,膨脝肥实,油光光像个剥了皮的肉粽子。鼻子长在脸的正中央最显眼的地方,只要见到他,一准是先看见了他的大鼻子。
  让学生提笔划分,发现在短短一段话中,作者精准选用词汇,进行形象描绘,同时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喻,让孟大鼻子的形象成为一个经典的画面,深入人心。教师指导学生做好批注:哪里用了什么方法?哪里用了什么样的词汇?对于词语的理解是什么?在各个细节处做好批注。这段使用了细致、朴素的语言进行描写,让读者过目不忘。再加上“精选词语”“比拟”“联系生活”三种方法的连用,让孟大鼻子的“鼻子”成为人物的标志、符号,成为最大的特征,人物形象也就此被学生记住。与此同时,作者的写作手法也被学生顺利掌握。
  此时,教师还可以趁热打铁,指导学生提笔练习。让所学即刻“输出”,激活方法,成为可用的“活”方法。
   其三,“多元全息+反复精读”,获得精神成长
  在阅读中获得精神的成长,需要融合多元渠道,调动读者可以获得的、相关的全部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多元全息”。全息,原指“反映物体在空间存在时的整个情况的全部信息”,在此处仅使用其“全部信息”之意。
  “反复精读”,就是强调对经典作品的阅读要多次反复,要精读,不能走马观花。“多元全息+反复精读”,带来的是整个精神的成长。
  成为“钻石型”读者,就要让阅读后的“输出”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的变化。“多元全息+反复精读”能助力学生在“输出”中同步获得改变。例如读《西游记》,通过各种方式去分享不同名家对《西游记》的解读,综合资料去比对和判断,学生能发现不一样的《西游记》,读到不一样的孙悟空。阅读《西游记》的学生能在反复精读,多方考证后,分享成长的快乐。
  在阅读中,教师应提示学生不能做“海绵”,读什么吸收什么;也不能消磨意志,成为“磨砂玻璃”,只满足于把书翻完;更不能做“过滤袋”,留下的是阅读的渣滓。教师应鼓励学生成为“钻石”,积极提供辅助,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方法、用方法,能提升、能成长,在阅读中实现自我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