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数学课程育人功能的策略
□赵 薇
字数:1404
2025-07-13
版名:教育理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年版)》指出,初中数学课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以数学学科育人,成为每位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一、渗透数学史
在执教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代数推理》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代数进行推理,教师插入著名数学家欧拉童年时期“智改羊圈”的问题,即欧拉的父亲计划修建新羊圈,精心丈量出一块长方形土地,长40米,宽15米,面积刚好是600平方米。但是围栏的材料只有100米,在围栏长度(100米)不变的情况下,如何让羊圈的面积最大呢?学生对“欧拉智改羊圈”的故事很感兴趣,通过解决数学家遇到的问题从而获得成就感。
在执教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时,教师首先由古罗马人墓碑和古埃及水准仪引入等腰三角形,为探究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做好铺垫,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动手操作获取新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折纸操作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介绍教材中取中点证“等边对等角”是数学家勒让德的证法,作顶角的角平分线证“等边对等角”是数学家莱斯利的证法,并补充欧几里得证法等;在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环节,教师演示古埃及水准仪测山高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数学家的智慧。
二、挖掘现实情境
在执教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分式方程》时,教师播放关于高铁和特快列车行驶的视频,视频化抽象为具体,突破学生理解的难点。虽然教师没有直接讲中国基础建设的发展,但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视频中感受到“中国速度”,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凸显了数学的学科育人理念。因此,挖掘合适的素材和情境,是实现数学学科育人重要的途径。
三、课堂评价多样化、具体化、精准化
数学新课标指出,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例如,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认识勾股定理》这节课中,学生在数格子算面积时,有的学生直接数,有的采用割补法数。对于第一类学生,教师可以先给予适当肯定,然后鼓励其探索更准确的方法。对于第二类学生,教师可以从语言表达、选择方式等多方面给予多维评价。评价方式要丰富,评价维度要多元,评价结果的呈现要注重体现学生的进步,并且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回答作出即时评价,帮助学生调整后面的学习行为。笔者经常从思路清晰、表达准确、书写规范、审题认真等方面评价学生,如“读题时普通话标准,语速适中”“边读题边思考的习惯很好”“叙述完整,板演美观”“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等。在教学中,教师要细心地捕捉着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恰当精准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追求课堂速度,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这种教学显然急于求成,忽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笔者特别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几何证明时,要求学生写出每一步推理的依据(所用定理、法则等);在学习三角形全等时,要求学生写出全等的条件,后面学习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学生就会类比前面的学习经验写出推理依据;在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要求学生写出每一步变形的名称,后面学习解分式方程时,学生就会类比前面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规范仔细、质疑思考、严谨求实、有条理表达等数学习惯。
将数学学科育人的理念深深扎根于课堂,是时代赋予每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的责任。我们应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不辜负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作者单位: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
一、渗透数学史
在执教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代数推理》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代数进行推理,教师插入著名数学家欧拉童年时期“智改羊圈”的问题,即欧拉的父亲计划修建新羊圈,精心丈量出一块长方形土地,长40米,宽15米,面积刚好是600平方米。但是围栏的材料只有100米,在围栏长度(100米)不变的情况下,如何让羊圈的面积最大呢?学生对“欧拉智改羊圈”的故事很感兴趣,通过解决数学家遇到的问题从而获得成就感。
在执教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时,教师首先由古罗马人墓碑和古埃及水准仪引入等腰三角形,为探究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做好铺垫,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动手操作获取新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折纸操作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介绍教材中取中点证“等边对等角”是数学家勒让德的证法,作顶角的角平分线证“等边对等角”是数学家莱斯利的证法,并补充欧几里得证法等;在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环节,教师演示古埃及水准仪测山高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数学家的智慧。
二、挖掘现实情境
在执教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分式方程》时,教师播放关于高铁和特快列车行驶的视频,视频化抽象为具体,突破学生理解的难点。虽然教师没有直接讲中国基础建设的发展,但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视频中感受到“中国速度”,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凸显了数学的学科育人理念。因此,挖掘合适的素材和情境,是实现数学学科育人重要的途径。
三、课堂评价多样化、具体化、精准化
数学新课标指出,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例如,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认识勾股定理》这节课中,学生在数格子算面积时,有的学生直接数,有的采用割补法数。对于第一类学生,教师可以先给予适当肯定,然后鼓励其探索更准确的方法。对于第二类学生,教师可以从语言表达、选择方式等多方面给予多维评价。评价方式要丰富,评价维度要多元,评价结果的呈现要注重体现学生的进步,并且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回答作出即时评价,帮助学生调整后面的学习行为。笔者经常从思路清晰、表达准确、书写规范、审题认真等方面评价学生,如“读题时普通话标准,语速适中”“边读题边思考的习惯很好”“叙述完整,板演美观”“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等。在教学中,教师要细心地捕捉着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恰当精准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追求课堂速度,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这种教学显然急于求成,忽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笔者特别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几何证明时,要求学生写出每一步推理的依据(所用定理、法则等);在学习三角形全等时,要求学生写出全等的条件,后面学习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学生就会类比前面的学习经验写出推理依据;在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要求学生写出每一步变形的名称,后面学习解分式方程时,学生就会类比前面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规范仔细、质疑思考、严谨求实、有条理表达等数学习惯。
将数学学科育人的理念深深扎根于课堂,是时代赋予每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的责任。我们应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不辜负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作者单位: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