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能力践行活动的组团式开发设计
□ 罗小琴
字数:1390
2025-07-13
版名:教育理论
小学数学能力践行活动是指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与探索发现。它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合作意识的发展。在笔者看来,小学数学能力践行活动应采取组团式开发与设计。
一、活动准备阶段的开发设计
活动准备阶段既要组建活动开发团队,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又要对活动目标、活动方案等进行科学设计。
小学数学能力践行活动开发团队的组建应当尽可能覆盖不同主体,除了数学教师之外,还应积极邀请教育专家、家长代表、社会代表、学生代表等参与,从而整合不同资源以及各方力量,从不同维度支持能力践行活动的高质量开发设计。
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通常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进行分组,具体分组策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确保各组均能顺利推进、完成能力践行活动任务。还可通过分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组学生制订具有差异性的活动目标和方案,从而保障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体验与收获契合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
活动目标的设计,需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点、兴趣喜好以及教学大纲等,围绕计算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等方面,设置可行性目标。
活动方案要以活动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流程、所需材料等进行合理设计。要在保障材料安全性与实用性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活动方案准备材料,而且要尽可能对生活材料进行开发利用。
二、活动实施过程的开发设计
对小学数学能力践行活动实施过程进行组团式开发设计,一方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设计之中;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实践流程进行设计,要确保所有成员都能充分参与和有效实践。
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确定小组名称,明确组员分工。这样既可以在正式活动前营造团队合作的良好氛围,又能明确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职责与任务,从而为活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教师需要确定数学能力践行活动的关键节点,并基于关键节点,对不同活动阶段进行设计。活动导入阶段,教师通过讲故事、提问题、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创设情境,通过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具体任务,为学生有效参与活动创造有利条件;自主探索阶段,教师鼓励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及时提供点拨和帮助,确保所有学生有效开展实践;小组合作交流阶段,教师引导各组学生进行组内讨论与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分享实践操作经验。
三、活动评价的开发设计
在学生完成能力践行活动任务后,教师需要组织成果展示。在教师的引导下,各组代表向全班展示活动成果,分享实践经验。展示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鼓励他们围绕具体的实践要点、策略、经验等开展深度探究,对活动中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加以提炼。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组内互评。教师根据观察,从表达、操作、讨论等不同维度进行综合评价,要尽可能采取激励式评价策略,通过正向激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热情、强化学生积极性与信心,引导学生进行改进、优化。
综上可知,小学数学能力践行活动的高质量开展,需要以科学合理的组团式开发设计为支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合理设计与开发丰富多样的数学能力践行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实践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镇巴县渔渡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