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破“千书一面”,立个性阅读之道

□崔晓荣

字数:2954 2025-07-13 版名:教育理论
  阅读的价值不仅在于积累知识,更在于拓宽视野,探索未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出台为整本书阅读指明了新的方向。“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故事大意”“口头或书面分享自己获得的启示”“讲述自己感受到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与同学分享自己整本书阅读的经历、体会和阅读方法”“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新课标用了7个“自己”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深入阅读,并勇于分享独特见解。然而,当前整本书阅读往往被简化为“千书一面”的知识灌输,背离了整本书阅读的初衷。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破“千书一面”,立个性阅读之道呢?笔者结合实践,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与心得。

  一、整本书阅读原则:兴趣、多元与序列化
  1.差异化兴趣引领,点燃阅读热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推广需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正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精选阅读书目,拓宽认知边界,实现阅读的多元化探索,最终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阅读序列。新课标既明确了阅读的“规定动作”,又为“自选动作”预留了空间,鼓励学生基于自身喜好进行阅读选择。教师应精准捕捉学生的兴趣点,进行个性化书目推荐,如针对喜欢童话故事的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经典;针对喜欢科技知识的学生,引导其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神奇校车》等科普佳作。这种基于个性化需求的差异化推荐策略,宛如为学生量身定制阅读指南,精准捕捉并满足他们个性化阅读需求。这不仅在阅读过程中持续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还让学生在享受阅读带来的无尽乐趣时,逐渐清晰并深化个人的阅读喜好。
  2.多元读物精选,拓宽阅读视野
  小学阶段的整本书阅读重在扩展阅读面,广泛涉猎丰富多样的读物,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精选书籍以保障“营养均衡”。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兴趣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文学经典、科普读物、历史传记、地理科学等领域,精选更多类型的书籍,以丰富其知识结构,拓宽其思维边界。这种精选不仅体现在读物类型的多元化上,更体现在读物难度的适当挑战上,要鼓励学生勇于跨越“舒适区”,通过阅读具有一定难度的书籍,不断挑战自我,提升阅读素养。教师作为引导者,需精心挑选既符合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点,又能激发其探索精神的读物,构建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梯度,确保学生在阅读中既能享受乐趣,又能实现能力提升。
  3.序列化书目编排,构建阅读体系
  先读什么书,再读什么书,先后顺序是有讲究的。首先,要遵循整本书阅读序列规律。第一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尚处于启蒙阶段,应以阅读浅近、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主,如寓言故事、童话等,以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第二学段学生可阅读篇幅较长、内容更为丰富的作品,包括各类神话以及科普读物,拓宽知识面,培养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三学段学生以阅读长篇小说为主,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其次,建构个性化阅读书目组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引导学生阅读同一主题、类型或作者的系列作品,以此构建个性化的阅读序列。如针对热爱科学的学生,在第一学段,引导学生从《蚯蚓日记》绘本系列、《神奇校车》系列和《一粒种子的旅行》等启蒙科普读物开始阅读;在第二学段,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十万个为什么》《细菌世界历险记》和《昆虫记》等;在第三学段,可以引导学生尝试阅读《中国大百科全书》《大英儿童百科全书》《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时间简史》等更具深度和广度的科普作品,不断提升科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二、整本书阅读策略:组建联盟、多元表达与双向迁移
  1.自主组建阅读联盟
  为了进一步优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内容,我们倡导自主组建阅读联盟,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能力水平、阅读经验和方式,自由选择家长、同伴或教师组成不同类型的阅读联盟。(1)亲子阅读联盟,让家长成为孩子阅读的伙伴和引导者,不仅增进亲子关系,还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这种联盟可以是一个家庭的内部组合,也可以是多个家庭之间的联合,为第一学段学生提供温馨、和谐的阅读环境。(2)伙伴自主型阅读联盟,让第二、第三学段的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或书目选择,自发组成阅读小组,分享阅读体验,探讨书中问题,形成自由、开放的阅读氛围。这种联盟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3)导师引领型阅读联盟,是指当学生遇到阅读难题或需要深入解读时,邀请教师加入阅读小组,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这种联盟模式不仅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悟。阅读联盟的建立,不仅形成了自由阅读、结伴阅读的读书氛围,还通过雁阵效应维持和强化了个体的阅读动能。在联盟中,学生们相互激励、共同进步,不断提升阅读的持久力和专注度。同时,联盟内的交流分享也促进了个性经验与独到见解的相互启发,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2.阅读多元化表达与交流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他们走向深度思考,我们始终秉持“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的核心理念,鼓励学生依据个人喜好,记录阅读过程中的点滴感悟。面对同一本书,学生因个性、兴趣及经验的不同,会选择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擅长绘画的学生,会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图画;偏爱文字表达的学生,则通过细腻笔触传达情感,塑造形象,展现文字的力量与温度。作为教师,我们应珍视并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表达,为学生提供多元展示平台。如,通过组织学习分享会,让擅长演讲的学生大放异彩;举办知识画报展,让绘画爱好者传递知识的力量;开展阅读征文比赛,让文字功底扎实的学生展现文学才华。以《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文字创作、演讲、角色扮演以及创意短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现个性、深化理解、促进成长,从而丰富阅读体验,激发创造力与深度思考能力,使阅读成为一场心灵与智慧的融合之旅。
  3.双向迁移:深化个体阅读
  个体阅读策略的构建与深化,离不开双向迁移的有效运用。具体而言,阅读策略的正向迁移是指学生能够将从课文学习中获得的阅读技巧,如预测、提问、快速阅读及有目的阅读等,灵活应用于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如学生运用正向迁移,将课堂所学的《丑小鸭》阅读策略迁移到《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中,通过预测情节发展、提出关键问题等策略,深入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阅读策略的反向迁移,是指学生利用已掌握的阅读策略,对不同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在差异中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如,在《安徒生童话》的阅读中,学生通过反向迁移,比较《卖火柴的小女孩》与《丑小鸭》在主题、情感表达等方面的不同,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还促使他们思考不同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通过双向迁移的运用,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阅读经验,还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阅读策略,从而实现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双重提升。
  在新课标整本书阅读策略的引领下,我们致力于打破“千书一面”的束缚,推动个性化阅读的深入实践,让阅读的种子在每个学生的心田绽放出独特的花朵。教师通过因材施教、精准引导,助力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在个性阅读之路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绽放璀璨光芒。
  (作者单位:陕西省富平县流曲镇王寮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