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守青囊终不悔

□柴进

字数:1158 2025-07-09 版名:文苑
  不知从何时起,我对那些泛黄的古医书着了迷。药柜里飘出的淡淡药香,银针在晨光下泛起的微芒,都像是一道道神秘的召唤,让我魂牵梦萦。于是,在人生最关键的岔路口,我固执地选择了那条少有人走的路——中医学。那年高考,一纸录取通知书,成了我青春岁月里最倔强也最专注的宣言。
  高考择校时,家人都反对,父亲沉默抽烟,感叹学医艰苦,亲朋也质疑中医,我却执意前往郑州健康学院。“虽千万人吾往矣”,只为心中那盏医学的明灯。当我站在医学院的牌匾下时,心脏跳动得像要跃出胸膛一样。
  初秋的风轻拂银杏叶,树叶沙沙作响,那满地金黄仿若千年医道的华章。我抚摸着教学楼前那尊张仲景雕像,仿佛感受到千年前医者的温度。那一刻,我天真地以为,接下来的日子,应该会是药香弥漫的诗意生活。
  可现实很快给了我当头一棒。北方的冬天,寒风如刀,刮得人皮肤生疼。清晨六点,天还未亮,我们就要在操场上晨跑,冷风灌进单薄的训练服,每一寸肌肤都在无声地抗议。食堂的饭菜寡淡无味,南方的胃被中原地区的面食折磨得苦不堪言,我常一边啃着冷馒头,一边翻着《黄帝内经》,试图用文字里的智慧安抚抗议的肠胃。
  学校的纪律严苛得近乎无情。晨读、晚自习、实验课、临床见习……时间被切割成碎片,连喘息都成了奢侈。背不完的方剂歌诀,扎不准的针灸穴位,难辨那脉象的微妙玄通……每一天都像在负重登山,身体累到快要散架,灵魂还在咬牙坚持。尽管规则如枷锁,却也是我磨砺自身的必经之路。深夜的图书馆里,我揉着酸胀的眼睛,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偶尔会恍惚:如果当初选择其他专业,此刻的我,是不是正躺在温暖的宿舍里,玩着手机,过着轻松的大学生活?
  这样的念头仅是一闪而过。因为我知道,捱过的每个夜晚、流过的滴滴汗水,终将成为我生命里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有人说,选择本身并无对错,关键在于你是否能承受它带来的一切后果。如今回首,如果当初我随波逐流,选择一条更轻松的路,或许此刻正过着安稳的日子,不必忍受背书的枯燥、实习的疲惫、旁人的不解。可我知道,那样的我,一定会后悔——后悔没有在最好的年华里,为自己的梦想拼尽全力。
  回望此途,我苦熬过、疲惫过、暗自神伤过;有辨识本草时的迷惘,有背诵经典时的昏沉;经历了歧路上的踟蹰、灯火下的枯守,未曾贪恋过闲逸安适,我毫不犹豫地投入这纯粹的历练,得来淬火后的力量。
  虽知此生未必能成为一代名医,我仍微笑面对命运的起伏,在平凡中坚守本心。
  即将实习之际,我作了《沁园春·歧路》以自勉:“寒暑五载,青囊歧路,苦甘自知。得杏林化雨,润物无声;少年意气,一心向医。竭虑穷经,焚膏继晷,不慕浮华慕仁心。怎明辨,纵荆棘满途,步步生莲?莫叹生未逢时,至歧路回望志愈坚。纵热血渐凉,韶华易逝;宏愿未竟,泪亦无痕。遥想灯下,伏案穷理,多少晨昏付医典。”
  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我都愿守着青囊,传承岐黄之术,让中医之光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