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刘淑莉

字数:1728 2025-07-09 版名:悦读
  23年前,青涩懵懂的我步入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以下简称“城小”)的大门,开启了自己的教育生涯。从初登讲台的迷茫到面对难题的从容,从追逐文字之美的新教师到深耕教育沃土的管理者,读书像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我教育生涯的每一段成长历程,让我在时光的淬炼中逐渐成为自己向往的模样。
   萌芽:从文字中领悟教育真谛
  2001年冬季,我作为实习教师站上了乡镇中学的讲台。在第一节英语课上,我满怀激情地讲解着英语句型与语法,后排一个男生突然嘀咕:“学得再好有什么用,反正我们考不上大学,更不会出国。”话音未落,教室里传来一阵附和声,孩子们眼中的漠然像一盆冷水浇在我心上……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怀疑教育的意义。就在我万般迷茫之时,《爱的教育》走进了我的生活。一个个充满爱的教育故事,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那些关于尊重、理解、包容的教育理念让我明白,教育的本质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心灵的沟通与灵魂的唤醒。从那以后,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更多的教育类书籍,在思想的碰撞中遇见教育的初心。
  深耕:在专业阅读中重塑教育认知
  回到城小后,面对不同学情的学生和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要求,我深知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更新。于是,我开始在专业阅读的道路上深耕。一本本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理念、课程设计等方面的书籍成了我的案头常客。
  阅读《教育心理学》,我理解了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懂得了如何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读《中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我学会了如何设计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让我对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利用AI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看着学生们逐渐变得积极,课堂越来越有活力,我深刻体会到专业阅读对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巨大推动作用。
  破局: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守护初心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深度阅读变得越来越困难。
  但我知道,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深度阅读是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的重要途径。为了守护阅读初心,我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阅读计划:每天至少抽出一个小时进行纸质书阅读;每周参加阅读交流活动,分享读书心得。
  面对碎片化信息,我学会了筛选与整合,将有价值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我深知,碎片化阅读只能作为深度阅读的补充,只有守护好阅读初心,才能保持思想的深度和教育的敏锐度。
  沉淀:在系统阅读中培育教育智慧
  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我不再满足于单一领域的阅读,而是开始进行系统的跨学科阅读。教育不仅涉及学科知识,还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密切相关。阅读哲学类书籍,我学会了用辩证思维看待教育问题,思考教育的本质和价值;社会学著作让我了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对心理学的研究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动机。
  通过系统阅读,我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了多样化的教育视角。在面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时,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而是从多个维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我会运用心理学知识探究学生内心的需求,用社会学知识分析矛盾产生的背景,从而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回响:让阅读成为教育的底色
  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深知阅读对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致力于建设书香校园,让阅读成为教育的底色。我们打造了温馨舒适的图书阅览室和班级阅读角,让教师和学生随时都能沉浸在书的海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分享会、经典诵读比赛、图书漂流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教师参与阅读,组织教师读书沙龙和“今天我是领读者”活动……阅读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同时,阅读也让教师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拓宽了知识储备,更新了教育理念,丰富了教学内容。
  回顾我23年教育路,从一线教师到学校管理者,变的是身份与岗位,不变的是办公室里满溢的书香。好的教育者会持续在阅读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不断接近教育的本质,成为更深邃、更丰盈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