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技术赋能思政教育红色基因融入育人课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首届红色文物虚拟仿真大赛
字数:787
2025-07-09
版名:新闻

学生向老师咨询红外技术发展历史
本报讯(记者王波) 6月30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首届红色文物虚拟仿真大赛圆满收官。本届大赛依托中英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鼓励参赛队伍运用虚拟仿真技术为红色文物注入生命与活力,激发学生们探索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情。
据悉,大赛自2025年3月启动以来,实现了2024级中英班学生全覆盖,学生们以精湛的3D建模与逼真的材质渲染,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活”了起来。该校通信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顾华玺指出:“学生从搜集资料到学习建模,用科技赋予红色文物新的生命力,展现了西电学子的创新能力与爱国情怀。”
决赛现场,三支入围团队分别将作品“多模集成红外凝视全景告警系统”“西电红色装甲车载电台”与“国产重型坦克”进行数字仿真建模成果展示。他们从踏入校史馆、博物馆挑选红色文物,到搜集文献资料,再到学习数字建模等技术工具……科研工作者们报效国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故事,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心灵。“红色筑波队”成员安梓萌说:“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不仅学习了虚拟仿真技术,而且深刻理解了红色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感受到了红色基因的强大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点评环节,陕西师范大学刘建军教授称赞道:“各位选手在红色文物的找寻和选材方面眼光独特,展现了与时代先进技术紧密相连的视野,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大赛现场公布了冠亚季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获奖名单,优秀作品将被纳入校博物馆数字展厅与“大思政课”资源库。
本届大赛的成功举办,彰显了学校在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育人融合领域的创新实践与示范引领作用。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整合丰厚的红色资源,通过多维聚力、多向发力、多点赋能、多元联动,深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促进红色文化浸润与专业能力培养同频共振,在守正创新中切实提升红色育人实效,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