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什么

字数:1122 2025-07-06 版名:知行
  □王必闩
  我应邀担任一项活动的评委,连续听了四节课,都是同一学科的,而且授课人基本是年轻教师。可圈可点之处不少,总体而言,四位教师综合素质不错,教学有板有眼。有的人天生适合当老师,悟性以及表现欲很强,也很到位,教学效果自然就不一样。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不可能样样精通,事事出彩,有自己的长处,就不可避免存在短处。课后,我再次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与追问——教学究竟是什么?
   教学是对课前准备的检验
  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就必须认真备课、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倘若准备不充分,想上好一节课绝对不可能。换言之,教学就是对课前准备的一次检验。课上得好不好,从某种程度看,就是检验教师事先准备的程度。一般而言,准备充分课不会差。因此,教学是对课前准备的一次检验与亮相。
   教学是对规范要求的呈现
  教学也是一项游戏。既然是游戏,就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则与要求。否则,这项活动就无法开展。要想游戏顺利进行,就必须严格按照游戏规则办事,教学也是如此。教无定法,但教有定则。因此,从某种程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对教学基本规范以及要求的全面呈现与展示,而并非想怎么上就怎么上。
  教学是生成的过程
  如果说备课是预设,那么课堂教学就是生成。即便你备课备得再充分,设计得再精美,都很难保证与上课情形高度一致。因为你不知道课堂上会发生什么,有可能某一问题卡壳,有可能某一个学生的表现或某一突发事件打乱了原有的教学进程。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做出反应与处置,这就是教学生成。教学处置的过程,即课堂生成的过程。
  教学是恰当的留白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并非一节课把所有的内容都教给学生,这样下一节课就可上可不上了。实际情形是,下一节课还得上。从这个角度而言,课堂上教师无须将所有内容一股脑儿、未加选择地和盘托出给学生。科学的做法是,教师每一节课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与探究余地,让他们带着问题,以自己的方式开启自主学习之旅。殊不知,恰当的留白是另一种形式的作业,也是一种教学智慧。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
  无论是谁,都不敢狂妄地说自己的每一节课都很优秀、很满意,是精品。尽管每个人都期望上好每一节课,但实际却很难做到。毕竟每天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场景,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充满着变数。正因为如此,教学总是存在遗憾与不足,无法做到十全十美。只有矢志不渝追求完美,才有可能把每一节课上好。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师个体、教学条件、教学场景等存在客观差异,课堂教学注定很难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也不应有繁琐、无益的条条框框。应该给教师自由发挥与张扬个性的空间,使其逐渐形成彰显学科特质,且被学生认可接受的教学风格。这才是课堂教学该有的模样,也是符合教师、学生个体差异的多元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