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
——《打扮相框》教学设计
字数:1450
2025-07-06
版名:教育理论
□李 恒
《打扮相框》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二单元“我爱我家”的第3课。《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任务3中指出:引导学生学会从外观和使用功能等方面了解物品的特点,能针对某件物品的设计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进行装饰和美化,初步形成设计意识。本节课依托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将蕴含单元主题的全家福照片融入艺术活动中,将生活体验与艺术实践相结合,达到情感与生活的共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老师开了一家照相馆。春节期间,全家福生意火爆,顾客们都觉得照片拍得很漂亮。但是如果只有照片,看起来有点单调,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出示课题——《打扮相框》。教师在相框中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艺术探究
任务一:你好,摄影师助理
1.阅读与欣赏课本第18页的内容,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全家福中家人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如果由你来安排家人的位置,你会怎样做?
2.今天照相馆的生意太好了,摄影师请小朋友们来做助理,帮助摄影师安排家人的位置。(小组成员按照头饰分配家庭角色,并讨论各自的位置。)
3.拍摄开始!老师邀请大家对每一组家庭进行拍摄。拍摄完成后,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洗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摆拍全家福,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探究全家福人员的位置安排特点。
三、感知体验
任务二:老板,我想把它立起来
1.照片拍好了,洗印师傅正在加班加点地洗印。可是,刚才老师突然接到顾客的电话,说他想把照片摆在家里的柜子上,这下可难住我了,要怎样才能让照片立起来呢?
2.阅读课本19页的内容,小组讨论:如何感知材料和选择工具?动手试一试,探究如何让卡纸立起来。
3.教师展示提前制作好的相框进行示范,各小组进行反馈,说说各自的办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研讨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初步感知材料,自主选择工具进行加工,为下一环节打好基础。
四、艺术实践
任务三:你的相框能美颜吗?
1.给各组下发洗印好的照片(由助教打印、分发)。各小组用白乳胶或双面胶贴在立起来的相框上。
2.相框立起来的任务完成了,但顾客还是不满意,总觉得少点什么,你们觉得呢?(教师示范如何装饰相框。)
3.学生创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立起来的漂亮相框。教师随堂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自由选择媒材去表达对于漂亮相框的理解。
五、展示评价
任务四:亲,相框套餐了解一下
1.照相馆的相框展销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各位小小设计师将自己的相框作品自由摆放在展示台上。
2.进行评价。
自评:顾客马上就要来店里选相框了,请推销你的设计。①你的相框美在哪里?②你的相框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互评:你喜欢哪组设计师的作品,说说理由。
师评:作为老板,我更喜欢……因为……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与评价,让学生明确制作的要点和装饰方法,进行理解与运用。
六、拓展小结
1.拓展:艺术可不是闭门造车,我们还要多多学习优秀的设计作品。(PPT出示各种材料制作的相框,让学生猜猜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2.我们有太多的美好回忆被锁在了手机里,回去翻一翻爸爸妈妈的手机相册,将你喜欢的照片洗印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挂在墙面上或者立在桌面上。让我们自由地表达情感,去感受家的美好!(播放课前搜集的学生小时候的照片,让学生在温暖的背景音乐中感受家的温情。)
3.小结。①美术课就要结束了,说说你在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②完成自评互评表。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的基础上拓展媒材,展现不同的相框材质;通过音乐与视频增强情绪感染力,升华课堂主题;总结课堂收获,巩固知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