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性评价的实践

□张 昭

字数:1348 2025-07-06 版名:教育理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年版)》明确强调:“语文课程评价应注重引导学习过程,促进学习反思,发挥激励与改进功能。”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评价语言的有效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然而一部分教师的语文课堂评价还停留在“棒,棒,棒,你真棒”等口号式表扬,“说得真好”“真不错”等笼统表述及“很好”“真棒”等简单评价,不仅降低评价应有的激励效果,还阻碍学生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有效实施课堂评价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评价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要根据差异实施个性化评价。对于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应多关注其努力和进步,课堂评价以鼓励为主。如在生字词听写后,教师对基础较弱但有进步的学生说:“这次比上次多写对了几个字,进步很大!只要继续努力,你一定能学得更好。”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评价时应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励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如在学生完成一篇优秀作文后,教师可以说:“你的作文立意深刻,语言优美,如果在细节描写上多下些功夫,文章会更加精彩。”
   二、结合教学目标,开展准确评价
  准确评价是课堂评价的要求。教师的评价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准确地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在评价时,要对学生的观点、语言表达、思维逻辑等方面进行准确分析,避免模糊不清或笼统评价。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语言表达流畅,但观点不够全面时,教师可以评价:“你的表达非常清晰,声音也洪亮,要是能再补充自己的观点,就更加完整了。”这样的评价既肯定了优点,又指出了改进方向。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在学生分析了五壮士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后,教师可以评价:“你抓住课文语句进行分析,很好地体会到了人物品质,抓住了重点,达到了学习目标。”这样的针对性评价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三、聚焦学生闪光点,进行激励评价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在阅读理解课文时,一名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教师立刻回应:“你的想法太有创意了!从这句话中,领悟到这么深的内涵,老师要为你点赞!能和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到的吗?”教师的评价不仅肯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引导学生讲述思考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
   四、丰富评价主体,引入多元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丰富评价的主体。例如,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评,说说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收获,然后进行组内互评。通过自评和互评,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情况,从不同角度获得反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锻炼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可以给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赞许的眼神,肢体语言能让学生感受到认可与鼓励。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创建课堂评价语言库,在实践中提高运用有效课堂评价语言的能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运用准确、激励、启发、多样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钓台东张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