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党组织应全面提升育人效能

□吴夕龙

字数:1501 2025-07-06 版名:理论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任务,把党组织建设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强战斗堡垒是新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中小学党组织应顺势而为,不辱使命。
  中小学党组织建设中
  存在的问题
  客观上,中小学党组织建设得到空前加强,成绩斐然。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一些地区或学校尚有如下需要改进与提升的方面。
  重业务,轻党建:仅仅重视教学这个中心工作,学校党建未能有效融入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之中,未能将党建与业务同布置、同检查、同考评。
  重形式,轻内容:有的庸俗化现象严重,奉行一团和气的“好人主义”哲学,面对不良风气不敢批评;有的“本本主义”严重,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方式方法过于单一,习惯于念报纸、读文件、传达上级讲话等,枯燥乏味,缺乏创新;有的党内政治生活存在形式化现象,组织生活程式化,注重形式上的任务落实,不注重实际效果。
  制度建设有缺位:不能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党内政治纪律不够严明,民主生活会肤浅,不能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政融合有空隙:有的认为校长是学校法人代表,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管理人、事、物,党组织书记负责思想政治工作,是“务虚”的摆设,甚至认为开展党建活动是“多事”,给教师工作增加负担;有的认为支部书记是“二线”岗位,给个位子,等几年退休,考核评价片面导致党组织书记缺乏工作积极性。在校长负责制下,书记是党建第一责任人,校长和书记的区别在于分工不同,所担负的职责有差别。
  改进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设,将党的全面领导真正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是办好基础教育的最大制度优势和政治底气。
   提高政治站位
  增强党建工作使命感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关键是要全面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中小学党建工作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才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聚焦人才培养中心
  增强党建工作针对性
  中小学党建只有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要增强中心意识,时刻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将党建工作融入学校发展大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升,确保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规范组织生活
  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中小学党组织要把党性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健全党员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目标管理、党员承诺践诺等制度;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员教职员工设岗定责,在教育教学和师德师风建设上设立“党员教师示范岗”,有计划地将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和管理骨干。
  抓住关键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
  随着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学校办学生态发生变化,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发生激烈交锋。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不能丢,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不能忘,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同时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定期分析教职工思想动态,积极为教职工排忧解难,真正做到用事业吸引人、用深厚感情凝聚人、用生动有效的党内生活留住人。
  中小学党组织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真正把党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确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思想,找准党建工作与学校发展的紧密结合点,高扬党的旗帜,澎湃党建力量,书写育人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