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暑假安全教育 护航学生成长之路
□ 陈灿英 潘仲毅
字数:1623
2025-07-06
版名:理论
暑假作为中小学生放松身心、增长见识的宝贵时期,其中也潜藏着不少安全隐患。将暑假安全教育融入学生自主课程,是一种创新且高效的安全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安全意识、安全防护能力的全面提升。
系统性与针对性并重的
课程框架设计
课程需要系统建构,确保安全教育内容全面且层次分明。学校可提前设计一套涵盖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预防欺凌、网络安全及饮食健康等关键主题的课程框架。这一框架不仅要全面覆盖各类安全知识,还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差异化设计。通过提供图文并茂的资料包、生动有趣的视频教程,为学生搭建一个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学习平台。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可采用动画、儿歌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引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他们深入思考和主动参与。
激发主动学习热情
鼓励自主创作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安全教育亦应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各类安全隐患,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安全宣传海报、手抄报或录制安全提醒短视频,通过创意表达深化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活动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安全知识在创作中内化于心。
项目式学习
培养综合能力
项目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提升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设计“安全小卫士”主题任务,让学生分组制作涵盖防溺水、交通安全、预防欺凌等内容的创意海报、短视频或情景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安全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班级公众号、校园广播等渠道进行展示,扩大宣传范围,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自主探究与解决问题,培养其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也能逐步提升沟通协调能力。
深化生活体验课程
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生活实践是重要的安全教育课堂,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体验并应用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比如开展“家庭安全巡检”体验活动,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排查家中的安全隐患,如电器安全、门窗牢固性等,并特别关注防诈骗、饮食健康等方面,提交图文报告及改进方案。这一活动可促进家校共育,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安全检查的方法和技巧,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增强家庭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教育环境。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预防和处理安全隐患,将为家庭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数字化自主学习
拓宽安全视野
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为安全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途径,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更加自主地学习安全知识。利用安全教育平台推送动画微课,涵盖交通安全、网络安全、远离毒品、遵纪守法等内容,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完成互动答题后,学生可自主设计“暑期安全计划表”,涵盖安全出行、网络使用等个性化内容。数字化自主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进度进行学习。同时,学生通过设计安全计划表,学会如何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安全行为,提高自主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社区实践
增强社会责任感
暑假期间,社区是学生接触社会、服务他人的重要平台。学校可联合社区开展“安全宣传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化身安全知识小使者,向社区邻里发放自制的安全手册,将课堂所学安全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实践成果计入综合素养评价,有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安全宣传,不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通过社区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安全知识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将安全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将暑假安全教育融入学生自主课程,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快乐的暑假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