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展示精彩纷呈 校企对接洽谈成果丰硕

——第十三届陕西教育博览会现场特写

字数:2227 2025-07-02 版名:视点

 2025陕西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对接洽谈活动签约仪式
  

 机器人向观众发放会刊

第十三届陕西教育博览会现场

   □魏淑敏 张晨悦 本报记者孙永涛
  “基于迁移学习的设施环境通用预测模型建模方法,是通过数据驱动构建环境与作物生理的关键模型,面向作物需求完成设施调控,打造最佳‘生长家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田世杰说,“我们希望为扩大设施农业规模、建设农业强国作出贡献。”
  这是2025陕西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对接洽谈活动上的一幕。
  6月26—28日,第十三届陕西教育博览会在西安举行。作为展会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对接洽谈活动汇聚了高校在A I智能科技、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1000余项,其中重点展示了通过专利盘点挖掘出的高价值专利640件,样机、模型等实物600余件。
  “复杂型腔深孔构件智控成形技术突破了传统制造工艺面临的刀具刚性弱、加工效率低、尺寸精度差等技术难题,可以满足航空、能源等领域高端装备对改性、减重、增效的要求,目前已经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低压涡轮轴(钛合金TC4)等方面。”项目路演环节,西安石油大学副教授冯亚洲介绍了团队近年来在复杂型腔深孔构件智控成形技术和产业化应用方面的探索,吸引了一批参会企业代表的目光,现场代表纷纷提问。“我们的技术在军用、民用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我们的客户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及能源领域……”针对与会代表对应用前景、客户群体等的提问,冯亚洲一一作了解答。
  在西安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展区,一个基于AutoBots-W1线控底盘定制开发的自动驾驶平台引人驻足。“以前购买的教学设备常有权限限制,为此,我们自主开发了这个平台,它集成了车规级转向、制动、驱动系统,并开放CAN接口支持多传感器拓展,完美契合教学需求。”该校教师王冀白介绍,该平台还能快速适配物流配送、安防巡检、特种作业等场景,市场前景广阔。展台上,一件学生作品——一辆具备实时图像传输与精准运动控制能力的全地形侦察坦克,与自动驾驶平台相映成趣。“我本身对军事就很感兴趣,通过融合全地形机动能力、智能传感器与通信技术,这款坦克能为军事侦察、灾害救援、电力巡检等提供强大支持,显著提升任务效率与安全性。”该校学生李辉分享了他的设计初衷,这也是该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鲜活例证。
  高校展区里,一项项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连续油管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与安全评估数字孪生系统开发、物联网低功耗窄带无线网络、地表三维矢量变形实时智能检测技术与装备、面向多场景的痕量物质太赫兹超表面检测芯片、具身智能驱动的“探—析—控”高危环境巡检机器狗、“红果原香”——简熟NFC苹果汁项目……一项项创新成果,生动诠释着陕西高校潜心科研、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
  在本届教育博览会的“四展示两活动”中,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令参观者眼前一亮。西安理工大学展区的一套水力机械材料磨蚀试验装置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该装置通过精准调控水流冲击速度、角度、泥沙浓度、粒径及空化强度等参数,不仅能独立进行水轮机材料的磨损试验和空蚀试验,还可模拟复杂工况下的磨损——空蚀联合作用实验。项目负责人武鹏波博士介绍道:“我国多泥沙河流分布广泛,水轮机磨蚀破坏是水电机组面临的首要技术难题。我们研发这套装置的初衷,就是要通过系统的磨蚀实验研究,有效延长水轮机的使用寿命。”该装置基于实际工程需求设计,可开展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水力机械材料磨蚀机理研究,重点探究材料损伤演化规律及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为建立精准的磨蚀损伤预测模型提供科学依据。
  有机液态储氢载体基础研究与应用、基于极化电场材料设计的绿色光催化产氢耦合有机合成技术、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食物消费的影响及其资源环境效应评估、双重环境目标约束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减污降碳”何以“协同增效”、人工智能在生物信息学与环境领域中的应用……一大批研究生创新成果在本届博览会上惊艳亮相,与各高校的科技成果展示交相辉映,共同呈现了陕西高校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
  同样引人瞩目的还有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成果展:西安交通大学将“西迁精神”深度融入“大思政课”育人体系,不仅编写相关读本、开设“西迁精神”通识课,还专门成立了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则创新构建了以“各族青少年交流成长营、边境教师能力提升培训、边疆地区红色研学、学生党团员与国门学校学生结对成长”为主体的“1+1+1+1”实践育人体系,努力打造边境国门学校“红烛苗圃”实践育人品牌项目,让“行走在祖国边境线上的大思政课”焕发勃勃生机……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陕西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组织开展,发挥产业链与学科链协同创新联盟作用,针对传感器与物联网、石油化工等重点产业遴选高校科技成果开展专场路演,推动校企对接洽谈,加速成果就地转化孵化。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6家高校与企业进行了现场集中签约,总金额近1.2亿元,在科技成果转化与校企合作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作为签约高校之一,延安大学与陕西新森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签约金额500万元,双方将围绕“城市屋顶花园中摩擦电自供能感知技术研究”开展合作。据延安大学副教授霍亚杉介绍,该项目旨在开发高性能摩擦电材料与结构,构建适应屋顶环境的能量采集与低功耗感知系统,实现对风力、人流等自然能量的高效利用与环境信息的智能监测,从而推动屋顶绿化系统向绿色低碳与智慧化方向发展。“此次签约将有力促进双方在科学研究、人才资源、生产应用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