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古镇焦圻

□何俊

字数:1052 2025-07-02 版名:文苑
  从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城驱车不到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古镇焦圻。
  四面环水的焦圻古镇像是浮在香荷绿水之上的一叶船舫。当地人形容古镇像一艘巨船:新安堡是船首,永兴寺是桅杆,青龙宫是舵,上街头的天后宫、上中街的万寿宫、下正街的五通庙、最南端的徐田堡等点缀其间,四方香客纷至沓来,庙堂内外香雾弥漫。
  焦圻镇古称焦泗圻。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有起于湖南华容的焦圻水流往此地,故名。”它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西北部,东、北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相邻,西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一衣带水,南与安乡县安福乡接壤;远有幕阜山崖高千仞,近有黄山、太阳山及药山葱翠妖娆,南望洞庭湖碧波万顷,身边有焦圻水波光荡漾,低吟浅唱。
  焦圻是一块被无数次写进诗文的宝地。
  唐朝进士司空图,曾到焦圻涔阳古城,作诗《涔阳渡》:“楚田人立带残晖,驿迥村幽客路微。两岸芦花正萧飒,渚烟深处白牛归。”
  北宋时,焦圻镇小成。《清同治直隶澧州志》载:明朝焦泗圻“县北六十里,约三百余户,上属澧州,下属安乡”。
  明洪武六年,知县吴申巡视此地,一路见绿柳熏风、百草争晖,不禁心花怒放,吟《憩焦泗圻精舍》一首:“焦泗圻头新水深,清晖环映小丛林。我来下马日当午,暂且藤床坐绿荫。”字里行间透着舒适和惬意。吴申在焦圻镇等地视察后,又写下一首《栽秧歌》:“咏也呵,咏也呵,楚人竞唱栽秧歌。栽秧歌,时已及,闻得村村鼓声急。田夫使牛扶犁耙,田妇栽秧戴凉笠。今日东家栽,明日西家植,轮工皆得相资力。主翁满劝醉子醪,主媪就座分鲊包。一年生计在今朝,叮嘱儿女休辞劳……”好一幅和谐美好的农家耕作图!此诗现镌刻在“中国常德诗墙”上,供中外游人品读。
  曾任康熙皇帝侍读、翰林院编修的张明先,在《焦圻螺黛》一诗中描绘道:“山隈村落晓风轻,四望焦圻未了青。分得湘君新黛髻,拟来虔郡旧螺亭。千寻幕阜岚和接,数点梁峰翠欲停。山水眼前一都会,胜游蓬岛戏穷溟。”清康熙大理寺少卿孙勷,也在《舟过焦圻》中描绘了焦圻镇的水乡胜状:“日暮燕暾画角哀,惊涛万片卷风来。停舟不拟王孙钓,恰有高人赠一杯。”
  有“洞庭峭壁”之美称的黄山与古镇焦圻直线距离近五千米,山顶上的云是焦圻镇人的“天气预报台”:光耀紫烟为“黄山瑞霭”,兆晴;轻云出岫如“玉女披纱”,兆雨。清代文人刘明顺的《孱陵竹枝词》中有:“赛社归来酒半醺,路旁游子说纷纷。昨日焦圻街上过,闻道黄山井出云。”正是当地人凭黄山之云安排农事的真实写照。
  焦圻古镇从典籍里走来,又融入现代浓墨重彩的画屏中。如今,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焦圻古镇,已成为镶嵌在湘鄂边界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