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如山 微以致远

□杨一成

字数:1178 2025-07-02 版名:成长
  四十年前,我离家前往七八里外的一所完全中学上学,在那里度过了六年时光。那所学校虽然是全县十三所完全中学里历史最悠久的,但因地处偏僻,交通极不方便,生源质量和办学成绩都不尽如人意。加上那个年代中考和高考的升学率极低,大家普遍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即便上了高中,在旁人眼中“一只脚已经迈进大学门槛”的我们,内心仍满是迷惘。幸运的是,当时任教的老师们从未放弃我们,他们以独特的方式与智慧,鼓励、鞭策并陪伴我们走过了那段青春的岁月,为我们的人生照进了一束光。
  我的初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张正来,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风雨无阻。他似乎拥有某种神奇的能力,对班上几十个同学的情况和班级琐事了如指掌。哪位同学生病,他总是第一时间将其送到学校医务室或乡里的卫生院;哪个宿舍起了纠纷,他便像家长一样推心置腹地调解;有同学成绩退步,他从不苛责训斥,而是择机询问缘由,并用自己刻苦自学考上大学的经历给予鼓舞。
  我的英语老师陈兰萍,当时只有二十多岁,不仅课讲得好,说话的声音也柔美动听。在我的印象中,她总是笑盈盈的,仿佛天生不会发脾气。在她的课堂上,大家争相举手诵读或回答问题。课后如果有同学请教问题,她也总是微笑着耐心讲解,就像邻家亲切温暖的大姐姐。
  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周锦涛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走路姿势与说话腔调都颇具个性。每节课前,他都要在黑板上默写一首古诗词,然后兴致勃勃地带领我们一同鉴赏。如今想来,我高考志愿选择中文专业,并且至今仍对古典文学保持浓厚的兴趣,应该是无形中受了他的熏陶。
  这样的老师还有许多。在那个城乡差别还很大的年代,他们从未因为我们是农村学生而轻视我们,而是一心为我们的将来着想,始终以慈爱的目光温暖我们,以博大的胸怀包容我们,用质朴却直击心灵的道理激励我们,默默地站在我们这群奔跑的少年身后加油鼓劲,改变了我们当中许多人的命运。如今想来,在那个年代,视学生未来为一切,甘于清贫、兢兢业业、爱生如子的他们,深刻地塑造了我们的灵魂。
  当我走出大学校门,亲身体验教育工作的酸甜苦辣后,我才渐渐懂得昔日老师们的不易,领悟“身教重于言传”的深意,也越发感受到教师这份职业的神圣与美好,一颗浮躁的心也随之变得宁静、柔软……谭咏麟与李克勤合唱的《总有你鼓励》中有几句歌词感人至深:“也许一生到底,一切超出估计,但是我总会找到你鼓励。”仔细回想,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在与一批批陌生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何种困境,我从未怨天尤人,也从未放弃或苛待任何一个学生,这或许正是因为,我总能从那些甘为人梯的老师们身上汲取力量吧。
  “美”可以有无数种诠释,“好老师”也可以下千百种定义。结合我十几年的求学经历与近三十年的教育生涯来看,若一位老师的学问让人钦佩、品行让人折服,并且若干年后回忆起来仍能让学生眼眶湿润的,便称得上是好老师了吧。
  何其有幸,我曾遇到了一群这样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