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灵的天文课

□黎洁丽

字数:1318 2025-07-02 版名:成长
  “校长,我该怎么办?我家小哲不想上学了……”
  开学第一天,小哲妈妈站在我办公室门前,声音哽咽,眼眶泛红。她告诉我,暑假里小哲的父亲骤然离世,孩子的心门也随之关闭。“以前都是他爸爸送他上学,现在一经过那条路,他就哭闹着不肯去学校……”听着小哲妈妈无助的诉说,我的心揪紧了。作为校长,我守护的不仅是校园的一砖一瓦,更是每个孩子的心灵。我当即决定家访,寻找打开小哲心结的钥匙。
  在小哲家昏暗的角落里,停着一辆电动车,那是小哲爸爸往日接送他的坐骑。此时,小哲正蜷缩在后座上,仿佛这样就能重温与父亲同行的温暖。他低着头,把自己藏进回忆的硬壳里,沉默地对抗着整个世界。
  我轻轻走到他身边,轻声问他:“小哲,你喜欢看星星吗?”他没抬头,只低声回了句:“不知道。”我继续说:“小时候,我爸爸告诉我,我们爱的人离开后,会化作天上最亮的星,在夜里默默守护着我们。”
  小哲微微抬起头,眼神里闪过一丝微光。我抓住时机,安慰他说:“爸爸并没有走远,他只是化作了天上的一颗星,每晚都在注视着你。”
  这句话仿佛一道光,照亮了他心中冰封的世界。他终于开口:“那颗星,会像爸爸一样对我笑吗?”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当然会。我们可以用望远镜看到它。”
  他轻轻抓住我的衣袖,小声说:“我想去看看,我想见到爸爸。”那一刻,我知道,他内心的冰山正在融化。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为小哲开设一门天文课。
  回到学校,我立即着手筹备。然而,许多老师心存疑虑:为一个孩子开设一门新课程,是否值得?会不会挤占有限的教学资源?
  我一次又一次与他们交谈,分享我的初衷:“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而且是心灵的滋养与唤醒。我们要做的,或许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但只要能照亮一个孩子前行的路,哪怕只有短短一程,我们所有的付出都重逾千金。”
  最终,我用诚意说服了大家。学校筹集资金购置了天文望远镜,天文课如期开课。
  那天晚上,星空如洗,我们组织了全校观星活动。当孩子们为璀璨星河欢呼雀跃时,我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小哲。他小心翼翼地调试着望远镜。忽然,他兴奋地喊出声:“校长,我找到了!那颗最亮的星就是爸爸!”我走过去,将他拥入怀中,笑着说:“是啊,那颗星一直看着你,守护着你。”小哲用力点头,眼中泪光闪烁,嘴角带着久违的笑意:“我知道,爸爸一定在对我微笑。”
  望着他脸上久违的笑容,我感到难以言喻的欣慰。这一门天文课,不仅为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点燃了一束光,更驱散了他心底的阴霾,让他的世界重新有了温度与方向。
  不止是小哲,这堂课也让许多孩子在星空中找到了慰藉与答案。他们透过望远镜,指着某颗星星,脸上写满好奇与喜悦。每个孩子的眼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我始终坚信,教育的意义,如同这片浩瀚星空,深远而辽阔。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而且是心灵的唤醒。星光或许微弱,甚至遥不可及,却总能在漫长黑夜中,为迷途的人指引方向,赋予他们前行的勇气。
  天文课的意义,正如星空本身——它教会孩子们在寻找星辰的过程中,感受希望与思念的温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愿做那束微光,陪伴每个孩子穿越心灵的夜空,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星。
  因为我知道,当一个孩子重新露出笑容、愿意再次凝望这个世界时,便是教育最美的模样。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