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为例

字数:1412 2025-06-29 版名:教育理论

  □ 卫水宁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教材中《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如何能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真正掌握并运用知识,而非局限于书本的理论学习?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看到学生在课间玩捉迷藏游戏。学生对寻找和定位的热情,让笔者想到了“寻找宝藏”这个主题。
  为了确保活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笔者在班级进行了小范围调查。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表示期待。因此,笔者以“寻找宝藏”为本次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的主题,开启一场充满挑战与乐趣的数学学习之旅。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室内寻宝
  任务一:明确方向,认识“八方”
  1.动画导入
  播放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寻找宝藏的片段。
  2.出示任务,驱动思考
  师: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寻找宝藏”的游戏。这个游戏不仅和方向有关,还和同学们的学号有关。座位图如下,你们面向东方,后面是西方,左边是北方,右边是南方。请同学们指出教室里的八个方向。

   任务二:教室寻宝,巩固“八方”
  师:老师在教室里藏了宝藏,这是寻宝的线索。
  线索一:宝藏在12号同学的正东方。
  线索二:宝藏在23号同学的正南方。
  线索三:宝藏在20号同学的西南方。
  线索四:宝藏在20号同学的西南方,在38号同学的东北方。
  线索五:宝藏在18号同学的东南方,在12号同学的正北方。
  小结:想要准确地找到宝藏,首先要确定观测点,再根据线索确定位置。
  任务三:多样演示,理解“几点钟方向”
  1.播放视频,观看演示——什么是几点钟方向。
  2.变式演示——几点钟方向会随着人朝向的变化而变化。
  线索六:宝藏在13号同学的十二点钟方向。
  线索七:宝藏在50号同学的九点钟方向。
  任务四:小组合作,藏宝寻宝
  各组分别设计寻宝信息,并藏好宝藏。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寻宝。
  第2课时 校园寻宝
  任务五:校园寻宝,综合运用
  1.布置任务,设计藏宝线索
  教师出示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学生小组合作,设计藏宝线索,完成学习任务单。
  2.分工合作,寻找“宝藏”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根据自己组的线索,寻找宝藏。
  3.回顾过程,提炼方法
  小结:只有方向和路线确定对了,才能顺利找到宝藏。
   第3课时 总结分享
  任务六:互相评价,总结提升
  1.总结提升,分享感悟和收获
  2.组内自评、互评
  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目标
  确定本次教学评价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在“寻找宝藏”主题式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提供依据。
  2.评价主体与方式
  教师评价:在室内外寻宝活动中,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活动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寻宝成果、小组汇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学生自评: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在寻宝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互评: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3.评价内容与标准
  知识与技能:能准确辨认八个方向,正确运用方向词描述位置和路线,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知道几点钟方向。
  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活动,能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在小组中发挥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活动充满兴趣,积极克服困难,团队合作意识强。
  教学效果分析
  1.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通过室内外寻宝活动,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不断运用位置与方向知识,对空间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评价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描述物体位置和行走路线时更加准确、清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掌握更加扎实,不仅能在课堂练习中正确答题,还能将知识灵活运用到寻宝活动中。
  3.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小组寻宝活动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