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困境及对策
□王雨姗
字数:1521
2025-06-29
版名:教育理论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农村小学写作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写作兴趣不高、表达能力欠缺等问题。
一、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面临的困境
通过对笔者所在的陕西省蓝田县汤峪镇东升小学(以下简称“东升小学”)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缺乏写作兴趣
农村小学生写作兴趣普遍不高,电子产品过度使用是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本学期东升小学随机对60名学生作文情况的调查显示,作文成绩不合格的学生,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比例更高。此外,大量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亲子陪伴和情感交流,导致学习态度怠惰,内在情感探索和表达缺乏,沉迷于电子产品。
2.缺少语言积累
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无话可写”,根源在于语言积累不足。一方面,学生缺乏主动积累语言的意识,忽视词汇记忆、语言输出和环境感知;另一方面,教师虽尝试通过摘抄、推荐书目等方式增加学生的积累,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学生往往应付了事。
3.表达不规范
学生在作文语言、结构、标点等方面常出现不规范现象。以东升小学为例,学生作文中时常出现口语化表达、网络语言滥用、结构混乱、要素堆砌或内容空洞等问题。此外,标点符号使用混乱现象普遍存在。
4.缺乏写作思路
相较于城市学生,农村小学生在阅读资源、语言环境、视野开阔度等方面存在差距,影响写作思路的广度和深度。
二、写作教学困境的成因探讨
1.电子产品过度使用
电子产品(电视、手机、游戏等)占据学生大量课余时间,减少其观察生活、阅读积累的时间。作文表现较好的学生,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普遍受到家长和学校的严格控制。
2.家庭教育与关爱缺位
大量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亲子陪伴和情感交流。例如,据东升小学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能每日或每周见到父母,但相处时间短且缺乏深度交流。这导致许多学生对学习懈怠。
3.专业师资不足,教学方法不当
语文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但在农村小学仍有一部分语文教师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即使是有专业背景的语文教师,也有一部分欠缺写作素养,无法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写作指导和启发。此外,现行评价模式迫使教师“揠苗助长”,使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抑制学生想象力。
4.阅读资源与环境限制
农村小学生接触的外部世界相对有限,语言输入与输出相对贫乏,难以建立丰富的“语汇库”,直接影响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写作教学困境的解决策略
1.家校联手,限制电子产品使用
学校应加强宣传,提高家长和学生对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危害的认识。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制度,规定学生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和内容,防止其沉迷于游戏,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
2.借鉴“创意写作”理论进行训练
( 1)名家作品引导:筛选名家诗歌、散文片段,让学生每日进行阅读与摘抄,并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和课堂讨论,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
( 2)片段写作,训练感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调动多种感官观察和感受世界。
( 3)日常练笔:结合课文主题进行随堂片段练习,鼓励模仿和亮点捕捉,提高写作积极性。
( 4)多元评价:采用定量(评分)与定性(评语)结合,关注过程和个体差异,进行鼓励性评价。
3.规范语言文字表达
( 1)区分口语与书面语:明确不同语境下语言的规范要求,引导学生逐渐转变语言习惯。
( 2)词汇语法训练:进行必要的词汇、语法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
( 3)多样化语言实践:举行演讲、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
( 4)结构指导:让学生学习文章结构的规范性,多读优秀作文,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和结构处理方式。
( 5)标点规范:讲解标点符号用法,加强阅读和练习。
东升小学2019级学生为期一年的实践证明上述策略的有效性。学生作文成绩普遍提高,情感表达更精准细腻,写作积极性显著增强。
(作者单位:陕西省蓝田县汤峪镇东升小学)
一、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面临的困境
通过对笔者所在的陕西省蓝田县汤峪镇东升小学(以下简称“东升小学”)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缺乏写作兴趣
农村小学生写作兴趣普遍不高,电子产品过度使用是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本学期东升小学随机对60名学生作文情况的调查显示,作文成绩不合格的学生,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比例更高。此外,大量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亲子陪伴和情感交流,导致学习态度怠惰,内在情感探索和表达缺乏,沉迷于电子产品。
2.缺少语言积累
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无话可写”,根源在于语言积累不足。一方面,学生缺乏主动积累语言的意识,忽视词汇记忆、语言输出和环境感知;另一方面,教师虽尝试通过摘抄、推荐书目等方式增加学生的积累,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学生往往应付了事。
3.表达不规范
学生在作文语言、结构、标点等方面常出现不规范现象。以东升小学为例,学生作文中时常出现口语化表达、网络语言滥用、结构混乱、要素堆砌或内容空洞等问题。此外,标点符号使用混乱现象普遍存在。
4.缺乏写作思路
相较于城市学生,农村小学生在阅读资源、语言环境、视野开阔度等方面存在差距,影响写作思路的广度和深度。
二、写作教学困境的成因探讨
1.电子产品过度使用
电子产品(电视、手机、游戏等)占据学生大量课余时间,减少其观察生活、阅读积累的时间。作文表现较好的学生,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普遍受到家长和学校的严格控制。
2.家庭教育与关爱缺位
大量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亲子陪伴和情感交流。例如,据东升小学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能每日或每周见到父母,但相处时间短且缺乏深度交流。这导致许多学生对学习懈怠。
3.专业师资不足,教学方法不当
语文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但在农村小学仍有一部分语文教师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即使是有专业背景的语文教师,也有一部分欠缺写作素养,无法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写作指导和启发。此外,现行评价模式迫使教师“揠苗助长”,使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抑制学生想象力。
4.阅读资源与环境限制
农村小学生接触的外部世界相对有限,语言输入与输出相对贫乏,难以建立丰富的“语汇库”,直接影响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写作教学困境的解决策略
1.家校联手,限制电子产品使用
学校应加强宣传,提高家长和学生对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危害的认识。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制度,规定学生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和内容,防止其沉迷于游戏,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
2.借鉴“创意写作”理论进行训练
( 1)名家作品引导:筛选名家诗歌、散文片段,让学生每日进行阅读与摘抄,并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和课堂讨论,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
( 2)片段写作,训练感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调动多种感官观察和感受世界。
( 3)日常练笔:结合课文主题进行随堂片段练习,鼓励模仿和亮点捕捉,提高写作积极性。
( 4)多元评价:采用定量(评分)与定性(评语)结合,关注过程和个体差异,进行鼓励性评价。
3.规范语言文字表达
( 1)区分口语与书面语:明确不同语境下语言的规范要求,引导学生逐渐转变语言习惯。
( 2)词汇语法训练:进行必要的词汇、语法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
( 3)多样化语言实践:举行演讲、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
( 4)结构指导:让学生学习文章结构的规范性,多读优秀作文,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和结构处理方式。
( 5)标点规范:讲解标点符号用法,加强阅读和练习。
东升小学2019级学生为期一年的实践证明上述策略的有效性。学生作文成绩普遍提高,情感表达更精准细腻,写作积极性显著增强。
(作者单位:陕西省蓝田县汤峪镇东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