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修为起点 从“新”出发
□秦超
字数:1330
2025-06-25
版名:成长
2025年5月至6月,在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的统筹安排下,由宝鸡市教育局、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干部培训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2024”——陕西省市级教师骨干体系培养试点项目(宝鸡市)顺利开班。这次培训分多个阶段进行、多种形式开展,第一阶段在宝鸡市开展,第二阶段在西安市开展。经过两个阶段的系统学习和研修,我不仅感受到教师成长的重要性,还认识到作为骨干教师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学习新思想,提高教育站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成长的高度取决于思想的高度。西咸新区沣西实验学校杨振德校长在《强化师德师风践行立德树人》主题报告中强调:师德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标准。新时代教师需以“四个引路人”“四有好老师”“教育家精神”“四个相统一”为指引,在德育与教学中诠释教育家精神内涵——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滋养学生,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创设特色德育活动激发学生潜能,以有温度的教育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亦是教师收获职业幸福的根基。
融入新理念,优化教育教学
在宝鸡三迪中学观摩时,西安常老师带来的英语课令人耳目一新。她以思维型课堂为核心,采用问题导向设计,通过逻辑化的英语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参与,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教学范式。通过两个阶段的培训学习,我深刻领会到,好的课程必须要有设计感,而理念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设计课程时,首先,是明确课型,不同的课型设计思路不一样;其次,要进行扎实的学情分析,只有进行学情分析,才能确定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再次,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全面精准的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反思自己的教学,形成自己的课程设计思路。
采用新方法,提升教学实效
本次培训让我系统学习了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尤其是皮忠玲教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从选题到论文发表》的讲座令人受益匪浅。通过皮教授的讲座,我体会到,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研究视角,要能够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要善于将问题提炼为课题,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此外,教师要将论文写作作为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要采用规范化、科学化的方法,将教育教学中的经验转化为论文成果。同时,作为青年教师,要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尤其要积极开展论文写作研究,提升自己的论文写作理论基础,并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同时,要积极寻求突破,多阅读专业论文写作方面的书籍,学习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最终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自己学科领域内的较高水平的文章。
开发新课型,打造精品课堂
“上好课”是骨干教师示范引领的核心。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地聚焦优质课、精品课研究,形成可推广的课堂经验。研修后我认识到:课堂质量是教师发展的落脚点,而课型开发是关键。卓越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差异,正体现在对课程理念的创新运用上——如跨学科课型设计,并非学科简单叠加,而是基于学科关联挖掘与课程资源整合,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思维发展课堂。这种课型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更能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
此次培训是我教师成长的新起点。我将把所学理论融入课堂实践,在深耕教学中总结经验,以成为合格的省市级骨干教师为目标,在专业成长中收获职业成就感,践行优质教育生活的追求。
学习新思想,提高教育站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成长的高度取决于思想的高度。西咸新区沣西实验学校杨振德校长在《强化师德师风践行立德树人》主题报告中强调:师德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标准。新时代教师需以“四个引路人”“四有好老师”“教育家精神”“四个相统一”为指引,在德育与教学中诠释教育家精神内涵——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滋养学生,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创设特色德育活动激发学生潜能,以有温度的教育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亦是教师收获职业幸福的根基。
融入新理念,优化教育教学
在宝鸡三迪中学观摩时,西安常老师带来的英语课令人耳目一新。她以思维型课堂为核心,采用问题导向设计,通过逻辑化的英语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参与,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教学范式。通过两个阶段的培训学习,我深刻领会到,好的课程必须要有设计感,而理念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设计课程时,首先,是明确课型,不同的课型设计思路不一样;其次,要进行扎实的学情分析,只有进行学情分析,才能确定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再次,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全面精准的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反思自己的教学,形成自己的课程设计思路。
采用新方法,提升教学实效
本次培训让我系统学习了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尤其是皮忠玲教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从选题到论文发表》的讲座令人受益匪浅。通过皮教授的讲座,我体会到,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研究视角,要能够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要善于将问题提炼为课题,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此外,教师要将论文写作作为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要采用规范化、科学化的方法,将教育教学中的经验转化为论文成果。同时,作为青年教师,要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尤其要积极开展论文写作研究,提升自己的论文写作理论基础,并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同时,要积极寻求突破,多阅读专业论文写作方面的书籍,学习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最终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自己学科领域内的较高水平的文章。
开发新课型,打造精品课堂
“上好课”是骨干教师示范引领的核心。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地聚焦优质课、精品课研究,形成可推广的课堂经验。研修后我认识到:课堂质量是教师发展的落脚点,而课型开发是关键。卓越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差异,正体现在对课程理念的创新运用上——如跨学科课型设计,并非学科简单叠加,而是基于学科关联挖掘与课程资源整合,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思维发展课堂。这种课型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更能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
此次培训是我教师成长的新起点。我将把所学理论融入课堂实践,在深耕教学中总结经验,以成为合格的省市级骨干教师为目标,在专业成长中收获职业成就感,践行优质教育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