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思考
——以《反弹高度》教学为例
字数:1430
2025-06-22
版名:教育理论
□路美侠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执教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反弹高度》一课让笔者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一、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
在《反弹高度》这堂课的设计中,笔者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讲课伊始,笔者激趣发问:“你心目中数学是( )出来的?”在学生回答完“学、练、考”等之后,笔者告诉他们“数学也是可以玩出来的”,然后引入课题——《反弹高度》。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选择不同材质的球,让球从相同的高度自由下落,然后测量并记录球的反弹高度。在活动中,有的学生负责放球,有的负责测量,有的负责记录数据,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实验。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从教学内容来看,这堂课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在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通过制作表格、绘制统计图等方式,直观地展示不同球的反弹高度情况。他们还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球的反弹高度差异,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这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数学统计与分析思想,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堂课上,笔者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有的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球的充气程度可能会影响反弹高度。于是,他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在课程结束时,笔者播放了一段和这节课有关的反弹励志视频,并对学生进行励志寄语:“孩子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坎坷。但我相信,你们会在一次次跌倒后一次次反弹起来,百折不挠的人生需要百折不挠的意志。你们一定能坚持到底,一定能成功!”
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首先,部分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不够规范,导致测量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反映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还不到位。其次,在小组合作中,个别学生存在依赖他人的现象,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最后,从数学实践课程资源应用角度来看,虽然这堂课的实验材料比较简单易得,但由于条件限制,教师也无法为每个小组提供足够的实验材料。比如,全班只准备了一个气压表,各组轮流使用,影响了实验的进度。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加强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安排一些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个体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合作前,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和职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整合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材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后续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努力提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SGH23Y1104)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陕西省兴平市西城街道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执教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反弹高度》一课让笔者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一、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
在《反弹高度》这堂课的设计中,笔者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讲课伊始,笔者激趣发问:“你心目中数学是( )出来的?”在学生回答完“学、练、考”等之后,笔者告诉他们“数学也是可以玩出来的”,然后引入课题——《反弹高度》。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选择不同材质的球,让球从相同的高度自由下落,然后测量并记录球的反弹高度。在活动中,有的学生负责放球,有的负责测量,有的负责记录数据,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实验。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从教学内容来看,这堂课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在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通过制作表格、绘制统计图等方式,直观地展示不同球的反弹高度情况。他们还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球的反弹高度差异,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这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数学统计与分析思想,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堂课上,笔者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有的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球的充气程度可能会影响反弹高度。于是,他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在课程结束时,笔者播放了一段和这节课有关的反弹励志视频,并对学生进行励志寄语:“孩子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坎坷。但我相信,你们会在一次次跌倒后一次次反弹起来,百折不挠的人生需要百折不挠的意志。你们一定能坚持到底,一定能成功!”
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首先,部分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不够规范,导致测量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反映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还不到位。其次,在小组合作中,个别学生存在依赖他人的现象,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最后,从数学实践课程资源应用角度来看,虽然这堂课的实验材料比较简单易得,但由于条件限制,教师也无法为每个小组提供足够的实验材料。比如,全班只准备了一个气压表,各组轮流使用,影响了实验的进度。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加强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安排一些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个体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合作前,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和职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整合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材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后续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努力提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SGH23Y1104)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陕西省兴平市西城街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