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老头和他的历史课
□于思佳
字数:1309
2025-06-18
版名:文苑
我爸退休那天,家里仿佛被按了静音键。
这位教了三十多年历史的老教师,突然成了客厅里一座会走动的雕像。每天清晨六点,他的生物钟准时把他叫到书桌前,钢笔尖悬在教案本上,洇出个不大不小的墨点。
“您就当是给自己放个暑假。”我把冰镇酸梅汤放在他手边。老爷子盯着窗外的梧桐树嘟囔:“树挪死,人挪……”后半句被蝉鸣声掩盖了,钢笔在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裂痕。
转机出现在一个暴雨天。我窝在沙发上看短视频,突然听见老爷子屋里传来闷笑声。推门一看,只见他盯着手机,屏幕上一个穿汉服的女孩正用Rap唱改编的《出师表》。
“成何体统!”他嘴上嫌弃,视线却粘在屏幕上不放,“不过这个押韵还挺厉害……”
第二天,老爷子就宣布了个重磅消息:他要拍短视频,在网上讲历史课!
我妈差点被茶水呛到,摆摆手打趣他:“都六十岁的人了,折腾这干什么?在家养养花、遛遛鸟多舒坦!”
老爷子推了推鼻梁上那副老花镜,腰板挺得笔直,说:“历史不会停止,历史课就不能停止!讲台没了,知识还在!我得让更多人听见。”
老爷子的倔劲儿一上来,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他的“新讲台”就设在书房那张旧书桌上,旁边还立着一个他用了半辈子的摇摇晃晃的地球仪。
头一回见他鼓捣手机支架,简直是手忙脚乱。我凑过去想搭把手,“我帮您调调角度?”“去去去。”他头也不抬,挥苍蝇似的驱赶我,“这点小事儿我还搞不定?”
结果,他精心录制了二十分钟的“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发出来一看——好家伙,镜头全程对着他头顶那盏明晃晃的吸顶灯,老爷子慷慨激昂的声音从灯罩底下嗡嗡地传出来,画面里只剩他灯光下更显锃亮的脑门。
评论区倒是热闹了。
“老师,灯不错,挺亮堂!”
“这角度清奇,是讲‘光明正大’的帝王术吗?”
“ 脑门反光,那是知识的光芒啊!”
本以为老爷子会就此放弃,可他那股倔劲儿真不是能轻易平息的。抱着平板,戴着老花镜,像啃大部头史书一样,老爷子硬生生看起了“新手短视频速成指南”“剪辑软件傻瓜教程”,熬得眼睛都红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爷子的视频总算拍摄得像模像样了。他连忙把精心准备的“唐朝长安城的‘外卖’有多发达”这期视频发到网上——这下好了,评论区热闹得像马蜂窝!
视频里,老爷子神采飞扬,把唐朝西市的胡饼铺子、送凉饮的“外卖小哥”讲得活灵活现,跟说书似的。这期视频的播放量像坐了火箭,“噌”地一下涨得老高,账号的粉丝数很快就涨到了一万多。
“瞧瞧!一万多个新同学!这要是线下上课,得用多大的教室啊!”老爷子红光满面,仿佛年轻了十来岁。
怕老爷子太辛苦,我自愿做他的“御用助理”,还是免费的。帮他查找有趣的史料,给呆板的PPT加点活泼的小动画。
我俩经常头碰头挤在电脑前,他坚持要讲清楚玄武门之变的每一个细节,我则嚷嚷:“太长了!观众要跑啦!”争得面红耳赤是常事,但最后总能捣鼓出新花样。
现在,老爷子的视频结束语说得可顺溜了:“各位老同学,咱们下次课再见!”那语气里,有老教师特有的认真劲儿,也多了点跟得上时代发展的从容和俏皮。
他书桌上那盏灯的光,透过小小的手机屏幕,照亮了无数张陌生的面孔。那小小的屏幕里,装下了他前半辈子讲过的历史知识,也装下了他那份不服老、不怕苦的精神。
谁说老了就只能晒太阳、带孩子?我家老爷子把退休生活捣鼓得风生水起,热闹着呢!
这位教了三十多年历史的老教师,突然成了客厅里一座会走动的雕像。每天清晨六点,他的生物钟准时把他叫到书桌前,钢笔尖悬在教案本上,洇出个不大不小的墨点。
“您就当是给自己放个暑假。”我把冰镇酸梅汤放在他手边。老爷子盯着窗外的梧桐树嘟囔:“树挪死,人挪……”后半句被蝉鸣声掩盖了,钢笔在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裂痕。
转机出现在一个暴雨天。我窝在沙发上看短视频,突然听见老爷子屋里传来闷笑声。推门一看,只见他盯着手机,屏幕上一个穿汉服的女孩正用Rap唱改编的《出师表》。
“成何体统!”他嘴上嫌弃,视线却粘在屏幕上不放,“不过这个押韵还挺厉害……”
第二天,老爷子就宣布了个重磅消息:他要拍短视频,在网上讲历史课!
我妈差点被茶水呛到,摆摆手打趣他:“都六十岁的人了,折腾这干什么?在家养养花、遛遛鸟多舒坦!”
老爷子推了推鼻梁上那副老花镜,腰板挺得笔直,说:“历史不会停止,历史课就不能停止!讲台没了,知识还在!我得让更多人听见。”
老爷子的倔劲儿一上来,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他的“新讲台”就设在书房那张旧书桌上,旁边还立着一个他用了半辈子的摇摇晃晃的地球仪。
头一回见他鼓捣手机支架,简直是手忙脚乱。我凑过去想搭把手,“我帮您调调角度?”“去去去。”他头也不抬,挥苍蝇似的驱赶我,“这点小事儿我还搞不定?”
结果,他精心录制了二十分钟的“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发出来一看——好家伙,镜头全程对着他头顶那盏明晃晃的吸顶灯,老爷子慷慨激昂的声音从灯罩底下嗡嗡地传出来,画面里只剩他灯光下更显锃亮的脑门。
评论区倒是热闹了。
“老师,灯不错,挺亮堂!”
“这角度清奇,是讲‘光明正大’的帝王术吗?”
“ 脑门反光,那是知识的光芒啊!”
本以为老爷子会就此放弃,可他那股倔劲儿真不是能轻易平息的。抱着平板,戴着老花镜,像啃大部头史书一样,老爷子硬生生看起了“新手短视频速成指南”“剪辑软件傻瓜教程”,熬得眼睛都红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爷子的视频总算拍摄得像模像样了。他连忙把精心准备的“唐朝长安城的‘外卖’有多发达”这期视频发到网上——这下好了,评论区热闹得像马蜂窝!
视频里,老爷子神采飞扬,把唐朝西市的胡饼铺子、送凉饮的“外卖小哥”讲得活灵活现,跟说书似的。这期视频的播放量像坐了火箭,“噌”地一下涨得老高,账号的粉丝数很快就涨到了一万多。
“瞧瞧!一万多个新同学!这要是线下上课,得用多大的教室啊!”老爷子红光满面,仿佛年轻了十来岁。
怕老爷子太辛苦,我自愿做他的“御用助理”,还是免费的。帮他查找有趣的史料,给呆板的PPT加点活泼的小动画。
我俩经常头碰头挤在电脑前,他坚持要讲清楚玄武门之变的每一个细节,我则嚷嚷:“太长了!观众要跑啦!”争得面红耳赤是常事,但最后总能捣鼓出新花样。
现在,老爷子的视频结束语说得可顺溜了:“各位老同学,咱们下次课再见!”那语气里,有老教师特有的认真劲儿,也多了点跟得上时代发展的从容和俏皮。
他书桌上那盏灯的光,透过小小的手机屏幕,照亮了无数张陌生的面孔。那小小的屏幕里,装下了他前半辈子讲过的历史知识,也装下了他那份不服老、不怕苦的精神。
谁说老了就只能晒太阳、带孩子?我家老爷子把退休生活捣鼓得风生水起,热闹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