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花开时: 一场与折翼天使的艺术之约
□王 丽
字数:1760
2025-06-18
版名:成长
今年,学校将美术社团活动的重任交给焦校长和我。焦校长是一位实干家,我热爱艺术,我们对带好社团充满了信心。然而,这份责任远比想象中沉重——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如同折翼的天使,因智力残障,艺术学习的道路布满荆棘。全校筛选后,仅有七个学生能勉强保持安静、参与活动。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的渴望,我们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他们搭建一座通往艺术世界的桥梁。
开展社团工作,首要任务便是制订清晰的活动目标和方向。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情况,过于复杂的绘画和手工显然不切实际。经过反复商讨,我们决定从最基础、最简单的内容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感受艺术的魅力。
第一阶段,我们选择了涂色作为入门课程。我们精心挑选了大量线条简单、形象可爱的图案,从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到色彩斑斓的花朵,每一幅图案都承载着对学生的美好期待。在课堂上,焦校长化身耐心的引路人,她手把手地教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她轻轻握住学生的小手,一遍又一遍地调整,直到他们的手指稳稳握住画笔。她还为学生详细地讲解水彩笔涂色的技巧,为了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她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演示。“同学们看,反复用力涂色会让纸起毛,严重的话还会破洞哦。”她温柔地说道,“我们要像画横线一样,轻轻地、慢慢地涂。”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接踵而至。学生要么用力过猛,纸张瞬间“伤痕累累”;要么涂色过于稀疏,颜色斑驳不均。面对这些状况,她没有丝毫的不耐烦,而是穿梭在课桌间,一个一个地指导。她握住学生颤抖的小手,感受他们努力控制画笔的决心,带着他们一笔一笔地描绘,让线条紧密相连,色彩均匀铺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找到了感觉,原本生涩的动作变得流畅起来,一幅幅虽然稚嫩,但充满童真的作品陆续诞生。
随后,我开启了刻纸课程。相较于涂色,刻纸对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要求更高,难度系数直线上升。第一次拿出刻刀和刻板时,学生眼中既充满好奇,又夹杂着一丝恐惧。为了确保安全,我将刻刀的正确使用方法掰开揉碎了讲。我拿起刻刀,向学生展示:“大家看,我们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稳稳夹住刀身,让它直直地立在刻板上,可不能倾斜哦。”我边说边做示范,“向前移动的时候,要先把刀抽出来,再轻轻插进去,沿着印线慢慢地刻。”然而,理论和实践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小明性子急,总是急于求成,刻出的线条歪歪扭扭,边缘毛糙不堪;小康则显得有些胆怯,下手时犹豫不决,刻出的线条断断续续、参差不齐。看着他们沮丧的小脸,我心疼不已,我深知此刻他们需要鼓励。于是,我不断示范,握着他们的手,感受着他们紧张的情绪,一点一点地引导。“别怕,慢慢来,你看这样就刻得很直了!”一句句鼓励的话语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在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后,他们终于有了进步,虽然作品依然粗糙,但已经能刻出简单的花鸟鱼虫和十二生肖图案了。
四月,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将举办书画比赛的消息传来,这既是挑战,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的绝佳机会。我们开始思考,该选取怎样的题材才能让学生的作品脱颖而出。那段时间,我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了查阅资料上。经过无数次的头脑风暴,我终于找到了灵感——将十二生肖组合成窗花的形式!窗花是中国传统艺术,寓意吉祥,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他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地讨论着自己要刻的生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教室里弥漫着专注而热烈的氛围。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创作中,手中的刻刀仿佛有了魔力,在刻板上穿梭跳跃。
焦校长也从学生平日的生活中汲取灵感,选择了运动题材,指导学生创作水彩画。她带着学生回忆体育课上奔跑、跳跃的快乐瞬间,鼓励他们用画笔将这些美好定格。学生认真地调色、勾勒,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出充满活力的运动场景。
比赛的日子终于来临,我们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将作品提交。等待结果的日子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当得知我们的作品《剪韵》获得陈仓区书画比赛一等奖,《祝福祖国》《筑梦中华》《恭喜夺冠》分别获得三等奖、优秀奖,且《剪韵》还被选送到市上参加书画比赛时,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场美术社团之旅,不仅是学生的成长之路,也是我们的心灵洗礼之旅。这些特殊的学生,就像迟开的花朵,虽然绽放的过程充满艰辛,但他们用努力和坚持,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我坚信,只要我们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关爱,每一朵花都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光彩。
开展社团工作,首要任务便是制订清晰的活动目标和方向。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情况,过于复杂的绘画和手工显然不切实际。经过反复商讨,我们决定从最基础、最简单的内容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感受艺术的魅力。
第一阶段,我们选择了涂色作为入门课程。我们精心挑选了大量线条简单、形象可爱的图案,从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到色彩斑斓的花朵,每一幅图案都承载着对学生的美好期待。在课堂上,焦校长化身耐心的引路人,她手把手地教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她轻轻握住学生的小手,一遍又一遍地调整,直到他们的手指稳稳握住画笔。她还为学生详细地讲解水彩笔涂色的技巧,为了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她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演示。“同学们看,反复用力涂色会让纸起毛,严重的话还会破洞哦。”她温柔地说道,“我们要像画横线一样,轻轻地、慢慢地涂。”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接踵而至。学生要么用力过猛,纸张瞬间“伤痕累累”;要么涂色过于稀疏,颜色斑驳不均。面对这些状况,她没有丝毫的不耐烦,而是穿梭在课桌间,一个一个地指导。她握住学生颤抖的小手,感受他们努力控制画笔的决心,带着他们一笔一笔地描绘,让线条紧密相连,色彩均匀铺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找到了感觉,原本生涩的动作变得流畅起来,一幅幅虽然稚嫩,但充满童真的作品陆续诞生。
随后,我开启了刻纸课程。相较于涂色,刻纸对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要求更高,难度系数直线上升。第一次拿出刻刀和刻板时,学生眼中既充满好奇,又夹杂着一丝恐惧。为了确保安全,我将刻刀的正确使用方法掰开揉碎了讲。我拿起刻刀,向学生展示:“大家看,我们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稳稳夹住刀身,让它直直地立在刻板上,可不能倾斜哦。”我边说边做示范,“向前移动的时候,要先把刀抽出来,再轻轻插进去,沿着印线慢慢地刻。”然而,理论和实践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小明性子急,总是急于求成,刻出的线条歪歪扭扭,边缘毛糙不堪;小康则显得有些胆怯,下手时犹豫不决,刻出的线条断断续续、参差不齐。看着他们沮丧的小脸,我心疼不已,我深知此刻他们需要鼓励。于是,我不断示范,握着他们的手,感受着他们紧张的情绪,一点一点地引导。“别怕,慢慢来,你看这样就刻得很直了!”一句句鼓励的话语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在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后,他们终于有了进步,虽然作品依然粗糙,但已经能刻出简单的花鸟鱼虫和十二生肖图案了。
四月,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将举办书画比赛的消息传来,这既是挑战,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的绝佳机会。我们开始思考,该选取怎样的题材才能让学生的作品脱颖而出。那段时间,我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了查阅资料上。经过无数次的头脑风暴,我终于找到了灵感——将十二生肖组合成窗花的形式!窗花是中国传统艺术,寓意吉祥,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他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地讨论着自己要刻的生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教室里弥漫着专注而热烈的氛围。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创作中,手中的刻刀仿佛有了魔力,在刻板上穿梭跳跃。
焦校长也从学生平日的生活中汲取灵感,选择了运动题材,指导学生创作水彩画。她带着学生回忆体育课上奔跑、跳跃的快乐瞬间,鼓励他们用画笔将这些美好定格。学生认真地调色、勾勒,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出充满活力的运动场景。
比赛的日子终于来临,我们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将作品提交。等待结果的日子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当得知我们的作品《剪韵》获得陈仓区书画比赛一等奖,《祝福祖国》《筑梦中华》《恭喜夺冠》分别获得三等奖、优秀奖,且《剪韵》还被选送到市上参加书画比赛时,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场美术社团之旅,不仅是学生的成长之路,也是我们的心灵洗礼之旅。这些特殊的学生,就像迟开的花朵,虽然绽放的过程充满艰辛,但他们用努力和坚持,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我坚信,只要我们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关爱,每一朵花都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