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信息科技与编程教育初探

□王元英

字数:1497 2025-06-15 版名:教育理论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编程能力逐渐成为未来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作为一名小学信息科技与编程教师,笔者深知在小学阶段开展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重要性。小学是学生好奇心与创造力高涨的阶段,信息科技与编程教育可以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技探索的种子,为信息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趣味编程:点燃科技探索的火花
  在小学编程教学中,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教学Kitten图形化编程时,笔者设计了许多有趣的主题课程。比如,在“编程猫历险记”主题课程中,学生通过拖拽积木块,为编程猫编写程序,让它能在虚拟世界中躲避障碍、收集金币。班上有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小茜,一开始对编程充满畏惧,不敢尝试操作。笔者耐心地坐在她身边,从最简单的移动积木块开始,一步步引导她。当小茜看到自己的编程猫成功完成冒险任务时,脸上绽放出了自信的笑容。从那以后,小茜对编程产生了浓厚兴趣,不仅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还主动在课后探索更多的编程案例。通过这样充满趣味的编程课程,学生觉得编程不再是枯燥难懂的知识学习,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之旅,科技探索的火花被成功点燃。
   二、项目实践:培育创新与协作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笔者带领学生开展了编程项目实践活动。在“课间游戏”项目中,学生将常见的猜数字、石头剪刀布等小游戏通过编程实现,让同学们课间无需借助实体道具,打开小程序就能随时和小伙伴互动玩耍,增添了校园生活乐趣;在“校园植物小百科”项目中,学生制作编程小程序,录入校园内各种植物的照片、名称、生长习性等信息,其他同学通过搜索或扫码就能了解植物知识,既增长了见识,又增强了对校园环境的关注和爱护之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程序运行出错、小组意见分歧等。但他们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请教老师等方式解决了问题。
  编程项目实践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它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成果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必备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团队协作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科技竞赛:拓展未来视野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技探索热情,拓展他们的视野,笔者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在市级编程竞赛中,笔者带领学生精心准备,从选题、练习到编程实现,经过认真训练,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对学生来说,参加竞赛的过程就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通过与其他学校学生的交流、学习,开阔了科技视野,了解到了科技发展的多样性和无限可能性,也为未来在科技领域的学习和探索指明了方向。
   四、反思与展望
  在多年的信息科技与编程教学中,笔者深刻体会到编程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编程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使他们能够用科学的方法理解和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的数字化素养,让他们在信息时代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利用科学技术。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学生对科技学习的持续性不足等。未来,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整合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让科技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科技人才。
  小学阶段的信息科技与编程教育,是培养学生科技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趣味编程、项目实践、科技竞赛等多样化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作为小学信息科技与编程教师,我们肩负着用科技教育点亮学生未来的重任。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定能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科技星空中自由翱翔,奔向属于他们的璀璨星河。
  (作者单位:陕西省合阳县天合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