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成长要学会“看脚下”

□高 杰

字数:961 2025-06-11 版名:声音
  如今,教育的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是各种新技术的迭代升级、新理念的层出不穷,教育发展的形势在变;另一方面,受当前涉及教育的舆论裹挟,不少负面信息无形中挫伤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导致部分青年教师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从“踌躇满志”走向“佛系”“躺平”,这无疑是对教师自身以及教育工作的损害。
  对青年教师而言,既已选择教书育人之路,即便前路坎坷,只要正己修身、精进本领,以自身成长的“不变”应外界的“万变”,踏实“看脚下”、稳步前行,终能开拓教育的广阔天地。
  学会“看脚下”要调适心态。面对外界干扰,青年教师要先稳住心态,认清事物皆有两面,不因杂音动摇从教初心与教育理想。即便存在个别不利因素,也只是少数现象——从顶层设计到现实实践,教育主流始终值得期待。面对那些影响情绪的外部问题,青年教师依然需要打起精神,将精力向正向的事情上转移,更加客观且充分地看到自身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看到因为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为学生带来的改变。调适心态并不是一句空话,是对自我的肯定,对职业的认同,也是继续站稳三尺讲台的重要前提。
  学会“看脚下”要提升自我。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要切实转变“知识传递者”的传统观念,用适合学生的方式方法开展教书育人行动,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青年教师,要充分运用自身优势,在深耕专业中打造独特专长。同时,要做到让长板更长,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练就独特的“绝活”,既能增强本领,也能不断在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学会“看脚下”要懂得坚持。与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教育理想的生成到现实的落地不可能一蹴而就,总要经历相应的过程。不少青年教师踌躇满志地站上讲台,用心用情地开展工作,在一定的时间内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容易产生动摇,甚至是放弃的念头。《荀子·修身》篇中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在遵循教育规律、真正有助于学生和个人成长有益的前提下,坚持做下去,当量变到足够的程度,就会产生质的变化。即便不能在短期内获得显性的回报(荣誉、奖项等),但实践过程中师生的内在成长,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看脚下”是教育智慧,更是成长能力。青年教师在调适心态、提升自我、坚持实践的同时,若能善借外力、锚定目标,终将在教育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