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栖隐谷
□曾利华
字数:1283
2025-06-11
版名:文苑
隐入黑夜的,不仅有绵延不绝的群山,青翠欲滴的楠竹,肆意生长的花草,还有五月的风,连绵的雨,飘荡的云,眉形的月。在这寂静的夜里,潺潺的溪水和此起彼伏的蛙鸣,宛如跳跃的绝美音符,演绎了一支关于夜的畅想曲,为这一方天地增添了神秘色彩。
我们是在夜深人静时抵达宜春明月山栖隐谷的。那时,沙沙的细雨仍然未停。这一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比我想象中更冷清。虽在五一小长假期间,但入住景区栖隐山庄的人却不多。
枕溪而眠,淅沥的雨声让夜晚显得更加宁静。我感受到了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氛围。没有繁杂的喧嚣声,也没有彻夜不息的霓虹灯。我似乎重回少年,在某个黑夜,躺在故乡的怀抱中,四周一片宁静,没有风声,没有虫鸣,甚至连青蛙也集体失声,能听到的只有自己轻轻的呼吸声和父亲疲惫的鼾声。
我在寂静的深夜沉沉睡去,在静谧的早晨悠悠醒来。推开阳台的玻璃门,雨已停,山谷特有的清新空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的有草香,也有花香。阳台下面便是山溪。雨后的溪水,不深,也不浑浊,透过水面,依稀可见形状各异的石块静卧水中,有褐色的、暗红的、黑色的、灰绿的。溪水中还有丛生的水草,有的没入溪水,有的从水中探出头,随着水流有节奏地晃来晃去,仿佛在吟诵一首关于栖隐谷的赞歌。
倚在阳台的栏杆上极目远眺,水洗般明澈的天空下,映入眼帘的是高耸万仞的仰山。一小团薄薄的晨雾慢慢升起,缭绕在仰山苍翠的主峰上。大概只有一支烟的工夫,那雾便随晨风散去,失了踪影。倏忽,又有一团山岚从仰山的半山腰处冒出,徐徐升上天空。这神奇的栖隐谷,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据说,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在栖隐谷小住,留下了“问龙亦借一席地,解包听雨眠西斋”的诗句。而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在此讲学时,夜间便枕溪而眠。对年过半百的我而言,远道而来,枕溪听雨,想起的是《虞美人·听雨》中的“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栖隐谷的静,不只是在黑夜,纵然是阳光明媚的白天,栖隐谷也显得格外幽深。阳光能抵达的地方,黑暗便无处藏身。但阳光无法让栖隐谷热闹起来,阳光只是揭开了它的面纱,让一切在黑夜中不被察觉的生物暴露在阳光下。
栖隐谷植被茂盛,有珍稀的红豆杉,有罕见的野豌豆,还有华木莲、算盘子、链珠藤,多种野生植物和鸟兽鱼虫,搭建了一个生态大观园。山谷两旁,峰峦陡立,楠竹遍生,有的直耸云天,竹身竟比碗口还粗。竹林中零星点缀着高大的油桐。初夏的五月,正是油桐肆意开花的季节。一簇簇白色小花从油绿的叶片中探出来,在枝头绽放,一些花瓣的根部和花蕊的茎部透出点点猩红。昨夜那场雨落下来,竹叶上、灌木丛中、林地上、溪水中,到处都开满了星星点点的油桐花。偌大的山野间,处处弥漫着花的清香。
深山藏古寺。站在栖隐谷的玻璃桥上,千年古刹孚惠寺、栖隐禅寺充满禅意的钟声从远处悠悠传来,我仿佛听到了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声。漫步栖隐谷,轻柔的山风徐徐吹过,一呼一吸间,丰富的负氧离子让我心旷神怡,一时宠辱偕忘,身心皆被洗涤得干干净净。
栖隐谷宛若一位养在深闺的女子,静卧于明月山下。也许因她不事张扬,知之者甚少。然而,对于前来探幽的游人,她却以脱俗的气质,让他们沉醉其间,不忍离去。
我们是在夜深人静时抵达宜春明月山栖隐谷的。那时,沙沙的细雨仍然未停。这一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比我想象中更冷清。虽在五一小长假期间,但入住景区栖隐山庄的人却不多。
枕溪而眠,淅沥的雨声让夜晚显得更加宁静。我感受到了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氛围。没有繁杂的喧嚣声,也没有彻夜不息的霓虹灯。我似乎重回少年,在某个黑夜,躺在故乡的怀抱中,四周一片宁静,没有风声,没有虫鸣,甚至连青蛙也集体失声,能听到的只有自己轻轻的呼吸声和父亲疲惫的鼾声。
我在寂静的深夜沉沉睡去,在静谧的早晨悠悠醒来。推开阳台的玻璃门,雨已停,山谷特有的清新空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的有草香,也有花香。阳台下面便是山溪。雨后的溪水,不深,也不浑浊,透过水面,依稀可见形状各异的石块静卧水中,有褐色的、暗红的、黑色的、灰绿的。溪水中还有丛生的水草,有的没入溪水,有的从水中探出头,随着水流有节奏地晃来晃去,仿佛在吟诵一首关于栖隐谷的赞歌。
倚在阳台的栏杆上极目远眺,水洗般明澈的天空下,映入眼帘的是高耸万仞的仰山。一小团薄薄的晨雾慢慢升起,缭绕在仰山苍翠的主峰上。大概只有一支烟的工夫,那雾便随晨风散去,失了踪影。倏忽,又有一团山岚从仰山的半山腰处冒出,徐徐升上天空。这神奇的栖隐谷,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据说,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在栖隐谷小住,留下了“问龙亦借一席地,解包听雨眠西斋”的诗句。而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在此讲学时,夜间便枕溪而眠。对年过半百的我而言,远道而来,枕溪听雨,想起的是《虞美人·听雨》中的“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栖隐谷的静,不只是在黑夜,纵然是阳光明媚的白天,栖隐谷也显得格外幽深。阳光能抵达的地方,黑暗便无处藏身。但阳光无法让栖隐谷热闹起来,阳光只是揭开了它的面纱,让一切在黑夜中不被察觉的生物暴露在阳光下。
栖隐谷植被茂盛,有珍稀的红豆杉,有罕见的野豌豆,还有华木莲、算盘子、链珠藤,多种野生植物和鸟兽鱼虫,搭建了一个生态大观园。山谷两旁,峰峦陡立,楠竹遍生,有的直耸云天,竹身竟比碗口还粗。竹林中零星点缀着高大的油桐。初夏的五月,正是油桐肆意开花的季节。一簇簇白色小花从油绿的叶片中探出来,在枝头绽放,一些花瓣的根部和花蕊的茎部透出点点猩红。昨夜那场雨落下来,竹叶上、灌木丛中、林地上、溪水中,到处都开满了星星点点的油桐花。偌大的山野间,处处弥漫着花的清香。
深山藏古寺。站在栖隐谷的玻璃桥上,千年古刹孚惠寺、栖隐禅寺充满禅意的钟声从远处悠悠传来,我仿佛听到了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声。漫步栖隐谷,轻柔的山风徐徐吹过,一呼一吸间,丰富的负氧离子让我心旷神怡,一时宠辱偕忘,身心皆被洗涤得干干净净。
栖隐谷宛若一位养在深闺的女子,静卧于明月山下。也许因她不事张扬,知之者甚少。然而,对于前来探幽的游人,她却以脱俗的气质,让他们沉醉其间,不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