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黄了

□高凤香

字数:1476 2025-06-11 版名:文苑
  仿佛一夜之间,杏子便黄了渭河两岸的沟沟坎坎。成片成片的杏园,密集的绿叶不管如何铺展,也掩不住透亮的黄、耀眼的黄。园子里的杏儿被黄土层焐热了,一层一层褪掉青绿的衣衫,露出鹅黄色的肌肤,把绿莹莹的六月点染成收获的颜色。
  当珂儿和丹跑到我面前时,我正站在考场对面的人行道上四处张望。我的视线越过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搜寻熟悉的脸庞。考生太多了,他们聚集在一起,等待着大门开启。等待是最煎熬的事。没有事情可做,你的心被时间的笔尖搅扰得无法安歇,怦怦,怦怦,快要跳出火热的胸膛。
  你看,个头最高的那个考生紧紧盯着关闭的大门,木呆呆的,似乎在想些什么。另外两个考生走过来,嘀嘀咕咕地说着有可能出现的考题。男孩一听便慌乱了,快速翻阅手中的复习资料。这次翻页的方式跟往日有明显的不同,那时,他坐在教室里,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慢条斯理地品读,眼神里不时浮现咀嚼文字的憨态。现在,他的手微微颤抖,文字从他眼前快速滑过。翻过一遍,他一无所获,于是又翻了一遍。他的眼神停留在某一行字上,又摇了摇头,猛然合上书本走开了,躲开那两个还在嘀咕的学生。
  他走过我身旁,站在我的左侧。书本在他的左手上,贴着裤腿。在他右手的指尖,签字笔正在飞速转动,像一轮水车,溅起无数略显紧张的水花。我原本想和他聊几句,消解他的紧张。但见他转笔的速度渐趋平缓,我放心了,走到台阶上站定。
  考场门口聚集的学生越来越多。我看到熟悉的身影举起右手不断向我示意。他们身姿挺立,劲健的双腿随时等待着攀缘。跨越一座又一座“高山”,征服是他们的天性。只有不间断地攀缘,才能领略奇峰之上的无限风光。
  浩是个勇敢的孩子,他跨过语文的“山头”,跳到物理的“山腰”,即使山路艰险,他还是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他笑着往前走,调皮地招手。他的背影写满自信,有着穿越“大山”的稳健与韧性。
  阳光把考场外照得火红,考生与家长挨挨挤挤地站着,等待凤凰涅槃。这时,珂儿急匆匆跑过来,一把抓住我的左手。丹跟在她的身后,把手掌叠放在珂儿手背上。珂儿说她好紧张,丹也不住地点头。我紧紧握住她们的手,掌心贴在一起。我能感觉到珂儿手心冒出了凉凉的汗水,那是紧张过度的生理反应。这一年,珂儿和丹的联考成绩都不错,考上心仪的大学应该没有悬念。
  我握住她们的手,絮絮叨叨地重复着往日宽解的话语。这时候,我总惭愧自己语言的贫乏。我创造不出更为有效的词眼,为珂儿和丹描摹出进考场时的惬意画面,只能紧紧握住她们的手。珂儿说:“老师,这就够了,这就足够了。您的手心有夏雨的清凉,拂去了我们心头的焦躁。”
  这样的大考,经历一次,就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如果你的人生是一块碑石,考场上书写的文字就是镌刻在碑石上的文字。它永远矗立在你走过的征程中,只要回头望一眼,你便明白了前进的方向。
  执着的家长们在考场外站着或坐着,等待时间的流逝,仿佛一个个果农,等待着杏树开花、结果,等待杏儿黄透了,等待它香味诱人。他们三个一簇,五个一圈,即使不认识,也能聚拢在一起,说着关于高考的细碎话题。我看到一位家长盘腿坐在树影里,一言不发。他的眼睛透过高高的围墙,望向孩子答卷的考场。他也许不懂孩子在答什么,但他觉得,坐在热气蒸腾的树影里等待是支持孩子的最佳方式。等孩子一出考场,他便能立刻迎上去,扶着孩子的肩膀,带着他欢快地离开。
  还有一群老师,他们围坐着说一些看似与高考无关的话题。其实,他们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心早已被分成上百块,被考生们带进了考场。这场对学生的检验,同样是对老师们教学能力的检测。
  该收获了。撒下那么多杏核,繁育那么多杏苗,花开之后,果子便挂满枝头,一如飞笔走卷的孩子,等待耕耘已久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