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趣兼备 启智润心
——读《字字有道理》
字数:1693
2025-06-04
版名:悦读

□宋献普
《字字有道理》是由党怀兴先生和杨琳女士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学习小学语文课本中核心汉字的系列新作。目前,这部书已出版一年级和二年级两卷,每卷分为上、下两册,共讲解了800个核心字。这部书旨在引导学生科学识字、规范写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和兴趣,并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
讲学理。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汉字书写与传承受到剧烈冲击。写字已经成为一个亟须关注的大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不爱写字、写不好字、写错别字、提笔忘字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学生的试卷、作文和书法作品中,错别字的出现往往如白璧之瑕。另外,当前一些网络和书籍在解说汉字的时候将某些个人猎奇的见解附会到现代字形中去,存在主观猜测、信口胡诌、随意戏说的乱象,亵渎汉字文化,误导学生学习,影响汉语的健康发展和汉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字字有道理》的编写顺序参照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逐字讲解,力求严谨,崇尚学理。讲解字形演变的时候,编写者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变化过程简明地勾勒出来,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领悟古人的造字智慧。讲解字义演变的时候,编写者能够结合古文字的本来意义引申出其他意义,进而使学生理解字的意义。这样,一个汉字的若干义项就不再是孤立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汉字也是有血脉、有生命的。这种通过字理识字、学字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部件及结构,从根本上避免写错别字。这种讲学理的规范解析使学生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更能够规避一个生字写若干行、若干页的盲目行为,让识字写字变得轻松又高效。
有趣味。汉字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意文字,每一个部件都代表着特定的意义,每一个笔画都传递出汉字之美,甚至某些汉字部件还能传达汉字之源。但如何在遵循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将艰深的文字学知识通过丰富多样、通俗易懂又深受小学生喜欢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是关键!《字字有道理》首先在每个核心字的字形演变部分插入简笔画,辅助学生联想记忆。如讲解“仔”的时候,先绘制一幅大人背着小孩的图画。大人对应偏旁“亻”,小孩对应右边的“子”,而“仔”的本义恰恰就是“人背子”。这种编排上的创意既体现了书画同源的道理,也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习惯。另外,该书编写者还在核心字的基础上组词,并关联一些其他汉字,旨在扩充孩子们的词汇量和识字量。所以,在这部书中,学生既能微观地看到一个汉字的笔画及部首,又能宏观地看到一个汉字的同源字或形近字,就像既能看见一个人的细胞与神经,又能看见他的兄弟姐妹和家族一样有趣。最后,本书在标注拼音、部首、笔画和笔顺的基础上还展示了田字格硬笔书法。更令人欣喜的是,本书通过二维码的形式为每个核心字配备了软笔书法的视频,辅导孩子正确、规范、端正地书写汉字。这种在欣赏中激发书写欲望、在书写中感悟书法之美的构想,无疑是培养孩子写字兴趣的有效方法。
尚德育。汉字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学好汉字、写好汉字的过程本就是德育浸润的过程。《字字有道理》主编党怀兴先生认为,“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汉字发展的历史,都是汉文化发展史的缩影”。同时,他还强调“重视汉字文化阐释,深入阐发其文化精髓,讲清其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传播正能量,是当今汉字学家的责任”。该书编写者在每个汉字讲解的最后一个环节设有“汉字小课堂”,向孩子们讲授与核心字相关的成语故事、历史典故、著名典籍、古典诗词、民俗风情、名人名言等。如“鼓浪屿为什么不叫‘鼓浪岛’?”“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这一设置不仅有趣,还以此为载体渗透德育元素。如学习“邓”字的时候,就以“邓稼先爷爷”为题讲述了邓稼先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和国防事业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展现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又如学习“匹”字的时候,以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日知录》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题弘扬“以天下为己任”的敢于担当的精神。
总而言之,《字字有道理》既有文字的学理性,又兼顾知识的趣味性;既能提升智识,又能培养品德,是学习汉字、传承汉字文化不可多得的精品书目!